刘敏涛真正走入观众视线应该是从《伪装者》和《琅琊榜》开始的。她对大姐和静妃的诠释可以说十分到位,这样的演员真的很招路人粉。她也绝对称得上是演技派了。
青衣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中占据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正派,严肃的人物,大多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洁烈妇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是青年到中年。我并不了解戏曲以及其中的专业名词,关于青衣的解释源于百度百科。姑且认为青衣用在影视剧中形容青中年演员是合适的吧。
再来说我为什么反对题主的观点。以《琅琊榜》为例,《琅琊榜》启用的演员大多中青年演员,而且这些演员知名度普遍不高,但是演技绝对全民盛赞。一部剧火了一群人。这叫容不下吗?只要你有诚意,剧本好,导演好,后期好,演员给力,无论是市场还是观众,都会热捧的。
但是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也可能是这个现象导致题主会有国剧容不下演技派青衣的想法吧。那就是不好好拍戏,不好好磨练演技的小鲜肉反而比演技派的老戏骨有名,收入也更好。难道《琅琊榜》里那些优秀的演员是一夕之间就这么优秀的吗?肯定不是,那在这之前,为什么我们关注不到这些优秀的,真正的演员,而总是看到(对不起啊琅琊榜之前我在上高中不看电视剧,就拿琅琊榜之后的电视剧举例吧)《孤芳不自赏》《盗墓笔记》这样的剧,最神奇的是这样的剧话题度奇高。而很多制作不错,演员演技也在线的剧反而反响平平(毕竟不是每个摄制团队都是山影,牌子放在那里就是品质保证,就会招揽观众)。
拿电影举例,也有很多不错的国产电影,但是很多情况下只有口碑没有票房。拿《大明劫》和《心迷宫》举例,这两个电影堪称我心中最好的两部电影,然而加起来也比不上《爸爸去哪儿》这种不走心的综艺电影。
国剧容得下演技派青衣,国内观众的欣赏水平真的越来越高,真正好的东西大家都看的出来。只是这个时代信息太爆炸,节奏太快,那些好的反而不一定看得到了。不是谁的错,真的。
刘敏涛近年来可谓是佳作不断,刻画任何角色都入木三分,妥妥成为了演艺圈大器晚成的青衣代表。
而这两天,小伙伴们又纷纷向我安利新剧《因为遇见你》,火速前往围观之后才惊喜地发现,wuli敏涛姐姐再次挑起了大梁,一举穿越回现代,成了金缕阁里的豪门大伯母宋秀华。
区别于往常所饰演过的经典形象,刘敏涛此次挑战的角色是一位温婉的江南绣师,即便在现代剧中这样的人设也是很少见的。
这时候不禁觉得,用“演什么像什么”来形容涛涛姐简直不能更贴切。
作为百年绣纺金家的大儿媳,在专注于刺绣时低眉顺眼都是浑然天成的绣娘范儿,一看就是个老裁缝,姿势可不要太过于熟练了好伐。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刺绣老师,在和爱徒相处时眼神又都是满满的耐心和关怀。
哎,不唆了,这TM都是别人家的老师,想当年要是我的班主任能有这一半好,我又岂能进阶成现在这般放荡不羁的网瘾少年。
在回归到家庭中,宋秀华又是一个贤惠顾家的好妻子。丈夫金志达突遇车祸不幸逝世,辣个倚在墙角泣不成声的刘敏涛,捂鼻、抬头、泪目,只需三步就表现出了万般垂心的丧夫之痛,又多了几分后悔到不能自已的无奈和自责。
刘敏涛,1976年出生于山东烟台,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刘敏涛算是一位老戏骨了,翻看百度百科不难看到她出道多年,演了许许多多的电影电视剧,而且很多还是历史正剧。
我开始了解她是从《琅琊榜》和《伪装者》开始的,一个沉静睿智的静妃娘娘,一个深明大义爱护弟弟的大姐,刘敏涛都塑造的特别形象,让人可以完全沉浸在角色当中。
我最喜欢她念台词的不紧不慢的调调,感觉她每一个字都吐的很完整,也很符合人物的性格。
刘敏涛虽然出道多年,但是没有像现在的小鲜肉一样爆红,而是一直平平淡淡,做好自己的事业。她不靠绯闻,不靠炒作,拿实力说话,所以这么多年才能一直拿出好的作品。
我相信她可以一直这样,这样的她会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