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怀念刚入行的那段时期,正式开拍前有几个月的筹备期,演员从剧本阶段就介入,大家每天都在一起讨论,在现场对词、排练,“现在不知道怎么变得那么忙,所有程序都压缩在一起。”现在在拍摄的最后一天,他才能拿到最后一集的剧本。杨烁特意从发型师的手肘后面探出头来,认真地说:“应该把脚步放慢啊,急于赶路就会错失风景。如果把手机关掉,找个地方好好地放松一段时间,回来再看有谁找过你,就会发现我们太高估自己在圈子里的重要性了。”
小包总火了,连带着扮演小包总的杨烁也火了,短几天内,杨烁在微博上的粉丝就涨了60万。在所有的评论中,“暖男”是出现得最多的两个字,网友都纷纷表示如此“骚浪贱”的小包总“给我来一打”。杨烁终于红了,红得“都不知道找谁说理去”。任谁也想不到,这个在屏幕上“骚浪贱”的小包总,曾经是一个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为了生存连垃圾桶都翻过。如果没有贵人的相助,如果没有打掉牙往肚子里吞的坚持,那么小包总或许就不会出现了。
《欢乐颂》的成功一度让他有点不知所措。一方面高兴于被更多的人认可,另一方面却无法适应明星不自由的生活。不过,他倒是有了更多跟自己较劲的资本和勇气。他说起以前老师的教诲,表演是从0到1、再从1到0的过程。可能在此之前,他处在不断学习、吸收和积累的第一阶段,现在要抛开陈词滥调、重回白纸状态。“对着镜子说一段台词,能看到太多问题,所以我坚决不看自己的电视剧。”
《欢乐颂》第二季开播后,小包总吸引了许多注意力。有人夸他是极品暖男、“行走的荷尔蒙”,有人贬他太“油腻”、对安迪死缠烂打,还有人说他只是活脱脱一个“男版曲筱绡”而已。我以为那些褒和贬都没在点上,但若说他和曲筱绡是同类,那才是切中肯綮。和剧中一众为情所苦的角色相比,和生活中一众爱却不得要领的观众相比,包奕凡和曲筱绡才是“爱的标兵”。
当你把过多的时间投入到职业中的时候,会渐渐分不清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工作。”坐在化妆台前的杨烁盯着镜子,从采访的第一个问题就开始自我剖析。刚从热带休假回来的那个晚上,他北京家里的暖气坏了、空调也不热、天然气炉子不知道怎么打开。天气实在太冷,最后他索性坐下来靠喝烈酒来取暖。离开了片场和角色,他突然不知道该怎样生活。
曾经的“小包总”,留过一头飘逸的长发,一脸清秀但眉间却透着一股忧郁,有人评价他是“有一张在月光下都挡不住的比月亮还忧郁的脸”。相由心生,那时的杨烁其实多少有些抑郁,有点自怨自艾的意味,他自己也评价自己是“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的主儿,太多的情绪隐藏在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他一直在和自己较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