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比较客观的评分网站,就是豆瓣,但是,归根结底,电影的评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打分器,豆瓣也好,时光也好,其他什么都好,只是给了人们一个地方把自己心里的分数打了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多么符合大众审美的电影也会有低分,多么不受人待见的电影也会有高分,还是那句老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观众最有资格评分。所谓的专业评判,是那些靠此吃饭的人或者团队自封而已!靠评论谋生无可厚非,是好事,可以推动文艺繁荣,但非要在影评者前面加“专业”二字,本身就立刻显得有点假有点不自信了。你凭什么说自己,对一部影片的评价,是专业的。
首先评分的人肯定是有看过的,一部电影的评分是许许多多观众集体给出来的,这个是没的说的。不管电影是什么类型,在一定程度上评分是可以反应一部电影的本质的,所有人看完都有感触,自然可以说明电影本身所传递的能量是值得一看的。
我觉得在现在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的现在,我们已经很少会为一个烂片去花时间了,这在本质上也促进了电影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不看电影评分,只是简单的凭借海报,简介,预告,来判定一部电影的好坏,那可定会错过很多很多美好的事物。
论水平高低,还是观众最厉害,大多数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长期能花钱买电影票,肯花时间看电影的人,不仅不比那些网站的评论者欣赏水平低,而且绝不会误导其他人,因为不受任何人左右,不会像有好多人因拿了商家的钱而不得不叫好!
豆瓣高评价的电影,我觉得都是实至名归的。一部真正好看的电影,需要一个好的编剧,不俗的表演技术,以及整整一个团队。内容尤其重要,是否符合大众心理,这决定了这个电影的生命长短,如果一味地追求明星效应来追求票房,我觉得这样的导演实在是没有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