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相当有才气,无论是作为《黄土地》的摄影师,还是作为从《红高粱》开始的导演,他都很有才气,我心目中最好的张艺谋电影是《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和《有话好好说》。但是,古往今来任何艺术的种类,才气和成就并不一定成正比。张艺谋到今天的成就是匹配不上他的才气的,应该说是高开低走。和他相反的例子,李安成名晚,最初的家庭三部曲分量也没有《红高粱》足,但是现在李安的电影成就比张艺谋高出很多个段位,这就是低开高走的例子。甚至我认为拍出《我不是潘金莲》的冯小刚,对张艺谋来说都是后来者居上。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张艺谋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就没有把心思用在电影本身的探索上,他自身的人文素养也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积累。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张艺谋在电影上是做了很多探索的,同时在人文方面和当时当代文学的热浪相结合,那时候的作品是很有品质和温度的。而到2000年之后,张艺谋有意无意地呈现出媚上媚众的姿态,混社会很成功(这句话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这是他的本事,别人也学不来),手艺是裹足不前甚至萎缩了。这和近二十年来中国大文化背景的走势十分吻合。
作为一个导演,有些人说他的剧本差,也有些人说他拍的东西迎合西方,甚至有些人批判他。但是我认为,他应该是中国时至现在最厉害的影视导演,这不光是从国内,从国际上来说也是。他的电影,从视觉上永远都是享受,不会觉得腻,也不会觉得暗。但是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他的一点,因为在另外一群观影人的习惯中,看一个故事才是电影的核心。但是有一句说一句,一个人,一个导演,能用色彩,就让世界记住了中国。那么他必然是一个厉害,而且独具风格的导演。
我每次看某个创作者年轻时作品跟成熟期的比较,总能感到不管是谁,在创作时总带着巨大的惯性。张艺谋的惯性,不仅仅是画主席像时保留的对大面积色块、对亢奋人群深沉的爱,还有他极难隐藏的对厚重土地的眷恋、对生存本身的强烈归属感。比如《活着》的画面我就觉得特别有意思,几乎每一帧里都带着吐生万物的黄土,要是画面里没有直接的大地,那就一定有土黄色军装、白漆大块掉落的夯土墙、一直干裂到画面尽头的坟上枯草,实在不行,干脆怼过来一顶破草帽。
张艺谋那本半自传《张艺谋的作业》的作者方希,给他做过一次性格分析,分析结果连专家都很惊讶:这么奇葩的,我只见过一两例,他是比较像变色龙的老虎。太对了,张艺谋,勇悍坚韧果决,比如那次专访同事就预计会很有压力(实际上并没有);但同时他又有本事在环境更刻薄时,迅速把周身斑斓虎纹变幻成环境色的赤橙黄绿,比如那次群访。印象中的张艺谋,总是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又总是能把不怀好意的质疑和猜测消弭于无形。
张艺谋导演自出道以来,为中国、为世界奉献了诸多精典作品,培养了很多国内外著名影星,获奖无数,为中国在世界影坛争得了一席地位!不但电影导的好,还成功导演了中国奥运会开、闭幕式,以及印象西湖等举世瞩目的作品,成为杭州G20峰会等国家大型活动御用导演。张艺谋导演谦虚低调能吃苦,集令人惊羡的才华于一身,此导演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祝福张艺谋导演及家人永远祝福!开心快乐!
超一流的摄影师,而且有着独特的美学观念,对美的捕捉非常敏感。挑剧本的好手,令人着急的编剧(参见自己改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一流的艺匠,二流的艺术家,电影越拍越没有情怀。被称为国师。 说实话,一味黑张艺谋的电影是不对的,他的摄影水平还有对各种技巧的娴熟程度是中国首屈一指的。远不是什么陈嘉上,王晶能比的。他对女人审美也不错,发掘了很多美丽而有灵气的女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