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洗脑神曲”都有它们火起来的原因。可能我能想到最早的,王姬“火”有点意外:其实这是一首非常炫技的歌曲,如果以严肃音乐创作角度看,这个作品本身就是把“人声”从“歌唱”中解放出来,把人声转化为一种器乐,带着实验性的对人声可能性的拓展的方式。实际上这样的尝试我们太少见过,所以感觉新鲜。但类似的,在西方已经滥觞。具体的可以推荐去听Meredith Monk的作品,或是Luciano Berio的声乐音乐,要激进得多。只是这样的演唱也作曲技术并不被普遍接受和欣赏,而他的走红,真是意外的意外,它竟然让一个这么不通俗的实验音乐变成了唱红大江南北乃至全世界的作品。究其原因,除了唱法上的炫技吸引人外,有部分也可能是舞台表演的夸张。
在枫华大厦咖啡厅,李燕女士向王姬老师讲解了枫华大厦的开发建设初衷。她说,枫华始终以城市运营商的角色定位,以高端、卓越、国际化的标准和精雕细琢的作品心态来运营发展,不但让建筑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要站在时代的前沿致敬社会,引领开封城市建设。在谈及地产转型及产业升级时,王姬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在文化、金融、地产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李燕女士称赞王姬老师不但在演艺界如鱼得水,在经济领域也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是集美貌与智慧并存,气质与高雅兼备的女神级代表。
在音乐层面上,王姬的这首歌实在是乏善可陈。它的歌词里穿插了一些流行语言:“那么问题来了”、还有类似《小鸡哔哔》的各种狗啊鸭啊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歌词,更重要的,它贯穿着比《小鸡哔哔》更适合广场舞的节奏和音节——这对现在的遍地开花广场舞大军来说,实在是音乐传播的最好方式。而王姬的表演,从造型到舞蹈也确实具有是卯足了劲的颠覆性。这又涉及到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如何在一个节目推出之初便能赚足眼球?节目做了几期,收视率不行。
龚琳娜的表演兼具学术和娱乐价值,而王姬的表演就仅仅是具有娱乐价值而已——艺人娱乐大众,无可厚非。 当然,如果这歌和《小苹果》、《最炫民族风》一样火起来了,变成广场舞必选经典歌曲,我也会觉得它能帮助老年人充实他们的日常生活。毕竟不是每次病毒营销都能成功,运气太重要。但是,说实在的,广场舞选曲的品味,从“音乐价值”的角度看,实在是太糟糕了。
王姬擅长塑造具有个性和追求的女性形象,潜力较大,在《北京人在纽约》中饰演的聪明、智慧、能干、漂亮、独立、坚强的阿春作为社会最初转型时期的女性形象,影响了人们对传统的颠覆与对现代女性的认同 。在“医生专业户”屡获成功的同时,王姬同时还是一个“妈妈专业户”,戏里演好母亲,戏外当好母亲,台前幕后相得益彰 。
王姬还有一个角色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全明星阵容的《京都球侠》,她在里面诠释了张丰毅的“内定女友”,与洋妞展开了一场“夺男友大战”,演绎得相当接地气。现在的王姬,拍戏明显少了,她要照顾家里,也抽空享受生活。业余时间里,王姬也是一位高尔夫运动爱好者。但如今的王姬,很难让人找到“阿春”的影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