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2年左右才开始听的,记得上高三的时候有个同学比较喜欢听相声,都是去网吧下载到储存卡上,然后拿到学校来听。郭德纲的相声还是很好听的,但是仅限于首听。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包袱听多了就不响啦!每次上台来你都会有那么几个重复的包袱,多多少少对听众会有点影响。反正听郭老师和于谦于老师的相声,基本上都会出现好些个“高潮”,大笑不已。还是非常好听的,好笑的。
郭老师的相声首先是接地气,你可以从从他的相声中听出邻家大叔讲故事的感觉,虽然有时候会污一点,但是确实能抓住你的笑点,而且有时候会喜欢挖坑,前面有个梗。后面还能再续上,另外就是因为他身边有个于谦,于老师接的会很神奇,意想不到的那种。最后就是郭老师讲相声你就感觉是在和你聊天,而不是那种完全把你隔离在外,他自说自话的那种电视相声。
郭德纲在《相声有新人》这个节目说过,“相声讲究一个人一个样,同样一句话,张三说观众就笑,换李四说观众就不笑,相声要求的是:不同场合不同的观众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完成任务”,所以肯定是不同场合表现不同的段子。这点足以证明郭德纲的专业度,和超高的技术含量,是在用心的体现。所以会有那么多的观众力捧,即便有些段子笑点不多。
说实话,看郭德纲的相声从头看到尾就没有好笑过,偶尔笑一下也是苦笑,就是不过如此的意思。从来不看郭德纲的相声。但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各大媒体报道越来越火,感觉不看都不行了,不看都落伍了!我得紧跟时代潮流,得看郭德纲说相声,但是看着也就那样了。
把相声说成一种现象,使相声在娱乐业占据一席之地,让相声演员重归舞台地位,在主流体制相声之外让“市场相声”脱颖而出,不是靠单纯的炒作就能有如此成就;乐得自在,乐得自然,乐得有趣,又体现传统技艺与才华,这是郭德纲、于谦成功的根本。
作为郭德纲十六年的听众,我应该有一些发言权的,他年轻时血气方刚,以砸挂为主,岁数过了四十,炒点冷饭,逐渐向评书转移,但是归根结底,瑕不掩瑜,总比姜昆站着茅坑强多了,而且郭德纲的相声里,暗包袱很多,几个相声之间也互相联系,这点相当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