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这一年中,地球每个时间点对应在公转轨道上的具体位置都是明确的。从我们地球居民的角度来看,太阳在7月23日到8月22日这段时间里进入黄道上狮子座的内部。在这段时期的夜晚里,宝瓶座上升到高空。如上图所示。
英仙座流星群每年在8月12日或13日前后出现,流星雨看起来就像从英仙座落下的一样。英仙座流星群的流星是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 (109P/Swift Tuttle) 通过时留下的宇宙尘。这颗彗星每133年接近地球一次,从地球的公转轨道、也正是地球每年8月12日到13日期间通过的轨道内侧经过。虽然这颗彗星会再次远离地球消失,但与一般的彗星不同,当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靠近太阳时,会出现由超高密度物质形成的尾巴,而这些物质会在彗星运行中被留下。就像行过泥泞的汽车再走上干净的马路时会留下污痕一样,彗星通过后也会留下宇宙尘的轨迹。这些宇宙尘通常分布在彗星通过的轨迹上或轨迹的附近。关于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的轨道,前文所提到的轨迹和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以夹角113.4538度形成了相交。为此,当这些宇宙尘挡在地球的必经之路上时,我们就能看到流星雨从英仙座落下。
相关知识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称为流星体的碎片,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时以极高速度投射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束。大部分的流星体都比沙砾还要小,因此几乎所有的流星体都会在大气层内被销毁,不会击中地球的表面;能够撞击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称为陨石。数量格外庞大或表现不寻常的流星雨会被称为流星突出或流星暴,可能会每小时出现的流星会超过1,000颗以上。
流星群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往往在每年大致相同的日子里重复出现,因此又被称为“周期流星”。 流星群可能是彗星物质扩散到轨道上形成的。彗星散发出的微粒在漫长的年代中会逐渐分布在整个彗星运动轨道上。由于一部分彗星的轨道可以与地球公转轨道相交,当地球穿越这种区域时便会因大批微粒进入地球大气层而形成流星雨。
流星群的轨道常常与彗星的轨道相关,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流星雨看起来像是流星从夜空中的一点迸发并坠落下来。
每一年的同一时间里,这些气流形成得恰到好处。正好的可以把流星引出来,这是一个气象的正常现象,给了流星群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