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你只能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如果你想获得审美享受,那么要求你本身就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所以,审美张国荣是一种能力与享受。他本人是一块使人能在某个年龄后突然能欣赏并深深为之折服的珍宝。他配得上“绝色”二字,担得起“传奇”之誉。即使他只有过一部《霸王别姬》,或者一次《热·情》演唱会,或者谱过一首《沉默是金》,都足够流芳后世,形成以现在这副的死样子的中国流行文化再不可能超越的壁垒。怪不得香港人说张国荣就是香港,他寄托了香港过去黄金时代的最后记忆,凝集了这个正在没落的世界都市的曾有过的最顶尖的风华。
我是因为这个偶像毕业后来到深圳,做了记者,后来跳槽跑香港线,采访过他生前的几位身边盆友,愈了解就愈喜欢,今年4月参加他的10周年纪念会,老公也一起去了,他从不理解到完全支持。如果没有这个人,我不会来深圳,不会学粤语,不会拼命要跑香港线新闻。这个人改变了我的生命轨迹。或者说他的奋斗史激励了我。他的每首歌每个电影做过的每个访谈每个演唱会都在我电脑里,他的照片在我的书桌前,我很少提起,但是他就是我的偶像。偶像这个词因为他,而显得没这么俗气了。起码在我,是一生的追求。
当有些人还在为他的私生活津津乐道时,当有些人还在为他的离开方式指责不已时,以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官媒却在褒扬:张国荣,他总在不断强调自己是中国人!这个流量当道的娱乐圈,配不起张国荣!他是当时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影视歌三栖华人巨星;他是一个坦荡荡说‘我是中国人’的香港海归;他是一个只要接触过的人都赞不绝口的人;他是敢为天下先的艺术家;他是无法让人忘却的中国偶像!
张国荣是演艺界人士,港台称之为“艺人”,对应的英文是“Artist”,即艺术家。张国荣本人也颇喜爱Artist这个称呼,多次在各种场合如此自称。不是每位艺人都是艺术家,但张国荣毋庸置疑确是。那么对于Artist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不,不是演技,不是唱功,这些只是必备技能而言。对于Artist而言,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字:作品!
他总在强调自己是中国人,无论在外国媒体还是本国媒体面前。他在国籍一栏始终填写的是中国;他在戛纳电影节里翻译内地、香港和台湾时,前面都加上了中国的英文;在接受新加坡电视台访问被问到国语是怎么学会的时,他说是在英国读书时中国的外省(指台湾)同学教的;他在受邀当柏林电影节评委时,一身唐装,他说要让全世界看到这个评委来自中国。
张国荣可以说是我唯一视为偶像的香港艺人,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看他的电影。不管是宁采臣,欧阳峰,还是已成经典的程蝶衣,他的眼神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宁采臣的纯真,欧阳峰的不羁,程蝶衣的悲凉都从这双眼睛里流露了出来,没有丝毫的做作。如果说当下梁朝伟最擅长用眼神演戏,那哥哥的眼神用完美来修饰也毫不为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