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我会觉得高音很厉害,更好听。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我自己就不是这样认为的。确实这一个问题从很早的时候就存在至今也一直存在。很多人都用高音来评判一个人的歌手唱功厉不厉害,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很多歌手唱的了高音但不等于他就是厉害的。
说起这个,我就想起了一个节目叫做《我是歌手》。很多人都听过看过了毕竟这么火。里面的歌手确实很会唱歌!在一期节目里某个歌手飙了高音,下面的观众就大声的欢呼,反应很激烈。就觉得他真的很强啊,肯定是一个很强的歌手,然后就把票投给他,对那些真正用心唱歌的人,唱的那种很温柔的歌,就得到了票数很少。
正如陈洁仪,她就不是一个会飙高音的歌手。但是当你听到她那首心动的时候。真的觉得特别好听,但那时候你看她去参加《我是歌手》的时候,因为唱这首歌,都没有多少人投她票,因为观众的第一感觉就是高音。所以渐渐的参赛的歌手都飙起了高音来获取票数,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趋势。我都听觉疲劳了。也是当代很多听众一种比较不好的想法吧。
音乐真的有很多种,为什么有很多人喜欢轻音乐,因为轻音乐就很舒缓。然后没有歌词,只是旋律,你会感觉到自己全身都放松。高音从来就不是评判音乐好坏的一个标准,就是它渐渐的被人误解。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也希望每个人能够更好地认真对待音乐。
确实会高音,或者在高音区表现流畅华丽的歌手会获得更多的肯定和认可。高音不好唱,所以显得更厉害。高音,中音,低音是都一首歌中不可或缺的音区。但并不是唯高音论,一味的强调高音展示高音,只能让人感觉这个歌手会的也就这些了。就像一盘菜,放入适当的调料比如辣椒,会是点睛之笔,大快朵颐,但一个劲儿往里放,那还能有几个人吃的了或愿意吃呢?表现一首歌曲,除了音高之外,节奏感,细节的处理,感情的投入与控制等,或才是更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