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也未动,幡也未动,是人心自己在动。”
一句佛偈,有人看到智慧,也有人看到悲哀,看到一个幻灭的世界。
人在茫茫宇宙面前微不足道,但每个人都会努力寻找一套试图去解释世界的方法,王家卫用来解释一切的是“情”,也可以说是“人心”。
《东邪西毒》就是一个用人心来解释的世界,是王家卫眼中的一部“射雕英雄前传”,金庸小说中那些萧萧然的名字,给予他的只是一个无限宽广的想象与创作空间,王家卫在这个框架内排演了一幕他眼中的人间戏剧——一幕虽然是武侠人物,也仍摆脱不掉爱恨情仇,执着之苦,
也承受不了生命的虚无的戏剧。这幕剧里所有出场的人物,几乎都是如此。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中一个很特殊的人物,并未真正出场,而其欲求一败而不可得的绝代高手形象却宛在目前,深入人心。《东邪西毒》赋予了这个人物以全新的诠释,在王家卫这个以“情”来解释一切的世界里,独孤求败被理解为一个被放逐了自我的人,因为一生不再涉足爱恨,因为内心不再起波澜,才可以倾心于剑,使剑术臻于完美,而终于成为金庸笔下那位难求一败的孤独剑客。王家卫强调的是这个人物的孤独——林青霞对着自己的影子练剑,似乎再现了庄子笔下那种凌波而行的出尘之美,然而其内心的隐喻却毫不美好——这个画面象征着自恋,拒绝,象征除自己外不再通融于任何人的心灵世界。剑气激起的滔天白浪,难道不也是内心压抑的情感的譬喻??
用武功来譬喻人心是《东邪西毒》的高明之处,这样的人物除独孤求败,还有洪七。只不过洪七的武功超绝并非来自后天的放逐,而大来自他内心中与生俱来的单纯——“我的刀快,是因为我直接”。洪七是《东邪西毒》中的一个特例,是这部剧里唯一一个不曾被痛苦所纠缠的人物,而这些都缘自他“想到了就去做”的简单个性,洪七这个人物的“情”同样也代表了他的世界,与其他人那些看私华丽却无不痛苦纠缠,言不由衷的爱情相比,洪七的爱情就像他的外表一样,如此朴实而真挚,而这种简单感情就和他的个性一样,是旁人未必看的起却也绝对学不来的,所以当洪七最后带着黄脸婆的老婆去闯荡江湖的时候,欧阳峰会感到嫉妒。而当衣衫褴褛的洪七躺在吊床上,由老婆喂饭的时候,我们也感受到这份浪漫。
洪七是《东邪西毒》中王家卫改编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原著中的洪七公有一个“九指神丐”的称谓,别无其他解释,而王家卫便赋予了年轻的洪七一个如此令人动容的断指故事:为了一个鸡蛋而失去一个手指,从一个天下最快的刀客变成一个废人。而他此时竟然仍旧可以对西毒说,如果你听说有一个九指英雄,那一定就是我!这个情节象征着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和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他可以在失去一切之后重新开始,一个本来应该悲哀的故事就这样赋予了最浪漫的寓意。
东邪西毒》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看了很多遍,大约也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个是不解,第二个是感动,第三个是恍然,大致也可以说是回到了看山是山的态度。所以直到今天,才能以理性的,冷静的态度来分析这部电影。
戴着墨镜的王家卫,常令人去猜想后面究竟隐藏了什么,昨日再看《东邪西毒》,看到张曼玉说,“有一天我看到镜子,才知道我输了”的时候,看到张国荣说,“有些事你不想再提,有些人你不想再见”的时候,忽然觉得王家卫是一个很有悲凉意味的人,能理解影片所表现的这份情怀的人,不会对人生的幻灭感理解不深,他对世界的敏感和透彻也不会没有代价。
同样的,就像一部电影里说的,你能知道我的痛苦,但你不能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我想我也并没有真的理解《东邪西毒》,一个人要完全理解《东邪西毒》的意味,也许也只有到了这份“万念俱灭”的心境,真正领会到什么叫做“时间的灰烬”的时候吧。
而看这部电影的人,更多的人是年轻,独自面对着一片沙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