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真的信了自己编的故事?《大鱼》里父亲的故事,谁看都是假的。这个故事中,男主没有一处缺点,没有经历任何沉重的失败。他只是在享受。父亲并不是自己信这个自己编故事,你们真当他有病?他只是想要让自己的儿子认为这是真的,因为他希望儿子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知道“我是主角,我不会死”,勇敢去追求喜欢的一切,浪漫地去相信奇迹,永远不要安于闲适却没有波澜的生活,体会一切。他只是想让他的儿子知道。我们对父亲教诲的态度,很多情况下是由听从又到不信最后又到理解。就像电影中儿子对他父亲故事的态度一样。但儿子做的很失败。电影里可以看出,他很好面子,他的工作并不令他喜欢,父亲的病也令他感受到的全都是生活的压力,根本没有享受生活的一点迹象。
电影里也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的现状很痛苦,但他更痛苦的事情是——儿子不再如少年般地相信这个故事了。父亲继续讲那个故事,最后甚至进入了浴缸中意淫自己是大鱼时,他甚至自己都信了,因为他此刻主宰了自己的生活。让孩子明白了,自己就是主角。所以最后孩子也开始讲那个故事,葬礼上出现的人群是生活的真相,巨人没那么高大,姐妹也不是连体的。但这现实或者真相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热爱生活。这才是教导。
好多人讲,这主线是父亲,这写人生多于写父爱,做一个有趣的人和与有趣的人在一起——这难道不太肤浅了么?因为这个电影父亲的故事里,根本没出现过什么大的矛盾,最大的矛盾就是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矛盾。这隐晦地表达出的,才是父爱,也是最好的父爱。影片最后讲故事的孙子旁边的泳池,儿子与他的妻子从未这么开心的笑过。因为他理解了父亲,生活是享受,我们就是来玩的,哪有那么难?我们所有欣喜,悲伤,写在故事里,与勇敢,善良,浪漫,自由,一起流传下去。纵然大家都知道,这些故事是假的。可是,谁特么会在乎这是假的呢?
大鱼》 是我最爱的一部片,首先是基于阅片量并不是少的可怜的前提。我也看过很多好电影。 美国往事,辛德勒,肖申克,教父之类的大众电影, 但是唯一难忘的就是
大鱼,这部电影我就看过一遍,也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但是唯独对他记忆尤深,有些电影我甚至剧情都不记得了。
我喜欢大鱼具有童话色彩的剧情。巨人,连体姐妹的形象印象深刻,我喜欢这种电影表述的不被拘束很自由的感觉。不必拘泥于常规。
我喜欢这部电影最大的是在于不压抑很轻松。没有感情纠葛,没有社会纷争,也没有亲人别理的苦痛。当然他等同于喜剧的最大原因还不仅如此。有时候一步电影,喜欢了,不一定要去理解,很多时候刻意理解了也不一定能理解。用自己的体会来感悟电影。
总的观点:我感觉这部如此纯真的电影不应该被冠于一些教条规范,不要必深究其中。就像 大鱼一样去自由的理解它,人是自由的,思想是自由的。
你们想太多了。bigfish,蒂姆伯顿的又一部另类的父爱电影。想要表达出的,以我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父母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孩子如何用自己的所谓理性看待自己的父亲所说?这是个难题,答案根本是不唯一的。我要做的,就是启发你们去思考
以前上学的时候写过这个片子的观后感。用我的作文中的话说就是,每一个男人都自命不凡,他们喜欢吹牛,热爱吹牛。但这不代表他们不够担当,没有责任感和耐心,他们只是喜欢吹牛逼所带来的那一小会儿的快乐,以及给听说者带来的那小小的好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