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每天都在练琴中度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才是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练习的途中会有瓶颈,会枯燥,会想要放弃,科学的学习,练习才能进步;三分学,七分练,你的双手协调能力,左手四指独立性,右手是否科学规范,是否精准,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演奏质量和演奏水平;天赋,天赋这东西要一分为二的说,有天赋的人是有一定的优势,无论是对声音的敏感度还是天生的节奏感,但是不能说没有天赋就一定不行,人的非惯性的大脑对身体的支配都需要练习。
可能是我的手又要磨出老茧了。很多人看见他人酷炫的指弹演奏时,立即发现自我差距是如何之大。开始有了自己天赋不如人的潜意识,但真实的情况是:人家也是从小白一点点学过来的,不比你的手指长多少,手筋也不是天赋异禀。差距是有,但是对琴的尊重、对琴的热爱、对自己的鞭策还有,每天逼自己必须要练习多长时间,达到什么程度,就这样一点点积累,才有了你看见的双手翻飞,美妙旋律。
就是每天都在练习吧。所谓主音吉他,就是分担独奏,华彩,等等的内容弹奏,也需要配合节奏吉他弹奏节奏的另外的声部,或者跟节奏吉他同步弹节奏。实际上即使是主音吉他,但是还是要有节奏的能力。节奏吉他,分担主节奏的支架的演奏,也有时候需要补充华彩或者副旋律,或者跟主音吉他手弹一些相互呼应的旋律或者弹二声部。同样的,节奏吉他手也不能缺乏弹奏主音的能力。
吉他手分节奏主音么?分工不同,一个吉他手不说别的,5声7声 布鲁斯音阶是基础,更别说技巧性的东西,节奏 这里说的节奏不是只会5和弦那种,放克,这些都得懂,吉他手和会弹吉他不能混为一谈,我自己觉得看一个人是不是吉他手就看他是不是以此谋生了,/滑稽
每天最常说的就是我的拨片又没了。担当主音还是节奏,仅仅是工作上的内容的区别,而水平上来说,同一个乐队里的人,大家的水平应该要差不多的,如果有出现明显的层次区别,那这个乐队就会受到木桶效应,能玩的东西,只能以水平最差的人为标准。
门枯燥无味,是需要磨。但磨练的是心性,锻炼的是左手灵活度和力量,右手准确性与速度。很多人就是这个阶段放弃了或是刚达标,但遇到新的和弦和技巧时,却无心再继续重复刚开始的磨练了。也就水平停滞不前,刚达到个弹唱简单和弦的一些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