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水平太差。我记得不止一个老师对我说过,要破除心中的执念,也就是我执。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编剧是藏在故事后面的人,要学会藏。埋得越深,长的越好。韩寒在《后会无期》中则自以为是的抖机灵似的讲自己的“反鸡汤”似的人生感悟强加在人物口中。这不是人物想说的话而是导演自己自作聪明。曾拿罗丹所做的“巴尔扎克”雕塑做比较,艺术作品强调的是整体而不是局部。看完这部电影,也不知道韩寒想表达什么。故事很简单就是我在路上,见过很多人,遇到过很多事,那些男孩,那些女孩,教会我很多事情。韩寒自己说:我不喜欢跌宕起伏的电影。可是,他也没有能力拍好小情节的电影啊。几个故事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都说韩寒是作家拍电影,韩寒根本不懂剧作,戏剧性动作和小说是不一样的啊。况且韩寒好意思说自己是作家的话。不过是韩寒拍的,我同学问:这么无聊,我是不是没看懂啊。韩寒小聪明全用在了营销上面,比起早期的彭浩翔差远了。彭浩翔当年也是想做斯科塞斯的。韩寒的电影品味比郭敬明高不了哪里去。某老师的话:韩寒微博里电影的推荐简直是小县城应付艺考的编导生的水平。配乐用的太多,妄图通过音乐来叙事,一会小女孩的梦想,一会女儿情,一会东极岛,一会成了迷。这真的不是MV大混剪吗?朴树的那首歌跟这电影有什么关系啊。还有说看到微博上魏君子在说韩寒的后会无期,一直在转发好的评论,他为什么这么努力啊,一看才知道,他是策划人啊,卖了钱好票房他有一份钱拿呀。还有那只狗都有自己的微博了,天天卖萌卖蠢我还以为作用多大呢,完全就是个装饰品呀。对剧情完全没有发展。
晚上刚看完,感觉韩寒跟导演没什么关系,他就是一编剧,还是一破编剧。有一种摄影声控分镜图剪辑都帮你到这份儿上了怎么还是不能讲一个可能有逻辑的故事的感觉。网上看到很多精致的影评人在电影的故事性这个层面上给出了很多有趣中肯的评价。从艺术价值和电影本身作为工业制成品这个角度说,我觉得很失败。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小时代和后会无期这种电影,能挣很多钱。这样的作家拍这样的电影本身就是把粉丝和长期积累的噱头变现的一个过程。韩寒也说到,拍电影是个梦想,这就跟实现个人价值也拉上关系了。事实是,这样的电影瞒不了满足不了制作人也没想满足的部分观影人。但用噱头安抚没观过世界的小年轻,乱入的大妈,陪孩子的家长,还是刚刚好。能做一个叫电影的东西出来,并且挣大钱,即使没什么艺术价值,在国内,现目前还是绝对的主流。
我觉得韩寒写剧本的水平还是可以的,起码有独特的韩寒风格,幽默,有些深度,还有辩证,我并不赞成别人说的这是段子的合集,其实段子真没那么多,至于有人说金句太刻意,完全是因为金句提前曝光的原因,大家已经熟悉了这些金句,再放到陌生的剧中观看自然觉得有生硬的植入感。但韩寒作为导演确实在剧情设计和引导上存在不足,电影中的人物话说得太多,根本没有凸显出演员演技的重要性,大家总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剧中人物说话上,而不是通过剧中人物表演体会到心理的和感情的变化。总之,这部片子不完美,但也不算差,我喜欢韩寒,还会一直喜欢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