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中的李雪莲,
这位农村妇女就是为了一句话,坚持执着,她费尽心思的要打与秦玉河的离婚官司,只是为了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离婚,她的目的也很别扭,证明假离婚后再和他结婚离婚。这件在旁人看来极小的事,却被她从镇里闹到县里到市里,
最后甚至上访到了北京。这一串上访路上的官相人物像,看得观众是几多唏嘘几多感慨。李雪莲,固执、别扭、倔强、呆板、不服气,就像身边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一样,深深的埋进了观众的心里。
李雪莲家的牛临死前,她对牛讲述了多年来的痛楚,牛似乎很通人性,眼里饱含泪水。这让李雪莲多年的郁闷得以释怀,决定不再告状。但李雪莲对别人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没人相信她,这重新激化了她的偏执。
就在李雪莲准备告状的时候,赵大头推心置腹地与之规划未来的美好蓝图。李雪莲被久违的爱融化了,她再次打消了告状的念头,决定好好过日子。不巧的是李雪莲偶然间听到赵大头劝说竟然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调动工作。在一个农村妇女的眼界里,她要的公道只是有人相信她陈述的事实。二十年前她原本期待着前夫的一句“相信”,却无故变成潘金莲。二十年间,从庭长到院长到市长,人人都把她当做麻烦,从没人相信过她的一句话。信任的崩塌犹如晴天霹雳般把她逼到了不得不告的绝路。
可悲的是,李雪莲最终还是落得个告无可告的境地。
生活就是如此,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会淹没在随之而来的柴米油盐中。你我在这生活中,也有一面如李雪莲这般执着,也有一面如老史这般泰然处之。执着可能坚持不了一辈子,释怀也不是时刻能做到,于是在这反反复复的“拧巴”之中,茫然地蹉跎过去。在转瞬即逝的岁月中,我们周而复始地循环,却无时无刻不走在生命之圆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