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一声令下,徒弟全部退出央视节目的相声界半壁江山”;
一个是“主业玩儿,副业相声的北京顽主”。
交集是相声。
两人加起来的力量振聋发聩,如雷鸣,敲响了“德云社”的名号。
不过更加“雷人”的,是“半壁江山”疯起来自己人都打的杀伤力。
前一秒的情深义重,下一秒就硬化成枪林弹雨。
最新“战绩”,是与昔日入室弟子曹云金的一场微博交锋。
新徒表忠心,旧恨忙落井。
再看“顽主”?
事不关己高挂起的模样一如既往。
世界一大未解之谜:于谦用何神功免疫于郭德纲?
于谦,北京人,踩着年代末的尾巴成了60后,之后似乎总在踩尾巴。
年轻力壮的父母跟着油田开采队跑,出生四天的于谦被甩在身后。
于是成为姥姥家的常驻嘉宾,无心学习,姥姥做主,腾出半个厨房给他养鸽子。
同龄人做的事与竞技相关:学习上智力的角逐,或者游戏中体力的冲撞。
于谦却追逐排在末端的爱好:二三年级的小孩,兴趣和老大爷一样,提着鸟笼到处浪。
许多年后回首往事,念念不忘的还是那派安逸景象:夏日傍晚,槐花铺满地的胡同口,一伙人坐在小马扎上,喝酸梅汤,等扇子把天扇凉了,回屋睡觉。
三岁看老,这就是于谦的人生基调——好玩儿至上,和气热闹。
于谦不可替代,缺他不行。
像郭德纲这种辛辣的演员,失去了于谦量活,没人能给他站一场活下来,看看早年他和张文顺、徐德亮、高峰合作的车祸现场你会知道,德云社失去徐德亮、何云伟都没事,但如果失去于谦,不开玩笑话,即便有小岳岳,德云社的门票也卖不出去,对,他就这么强势,把于谦叫做“扛把子”一点也不为过。
其一,郭老板不会捧哏,他气势太强,一般人不敢拿他开玩笑,但于谦行,其二,于谦不小心眼,台上台下能分清楚,不会因为在台上吃亏而闹脾气,凭这两点,于谦牢牢把控住郭德纲的顽劣,没人能抢他的饭碗儿,当然,郭德纲也不傻,他深知跟于谦合则双赢,分则两败。
第一个原因就是于老师家庭条件本身就不差,说相声爱好成分占了不少。于老师父母没记错是在国企还是研究所里上班,貌似于老爷子还享受厅级干部待遇。
这和普通苦学艺出身的相声演员相比,心态上强了许多。
第二点是因为于老师曾经是体制内的演员。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在体制内摸爬滚打过了,处理事情的态度也就更加从容,方式也更加多样。最简单的,除开于谦老师,老郭还能找到第二个这么好的搭档吗?能说能唱能捧能逗能俗能雅。愿意给徒弟们创造机会甚至当绿叶。我看过的扒马褂里于老师就和张鹤伦,闫云达在台上“扭打”了不止一次,表演效果极佳。在台上不少包袱也是于老师临时翻响的。
正是因为老郭离不开他,所以面对于老师生病或者需要借钱的时候,老郭只能去探望或者借钱了。
最后就是于老师的态度。于老师好玩,这些事情也不掺和。所以你们在外面这么吵怎么闹都行,反正我不参与。我不会跟着别人来骂你,但是你也别想我出声帮你站队,没事我就去动物园逗鸟溜马,悠然自得。
一个非常重要的搭档,在钱的问题上从不和你撕破脸破,总是留有余地,遇事从不过多参与,这样的老郭要是还能和他撕破脸,那他也就不是老郭了。
最后说一句,现在没怎么见侯爷演出了,高老板和于谦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镇社之宝,类似古代宗门长老。岳云鹏,烧饼,张鹤伦这几人火是火,但你要说独当一面,那还早了。所以就算有矛盾,为了这个,老郭也不敢撕啊。
小便,为什么你从来不敢跟你老婆闹矛盾,因为你怕你们领导生气
小便你应该问问你爸爸为什么不敢和你妈妈离婚呢?是你爸爸怂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