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看完《最后的巫师猎人》之后会发现一件很巧合的事情,那就是在去年的1月16日我同样看了一部魔幻女巫题材的影片,都看到了中影的标志,都荒废了它们的巨额投资,它们犯了一样的错误。没错,我说的就是那部《第七子:降魔之战》。可以看出《最后的巫师猎人》的野心非常庞大,作为一个原创故事,导演意图构建一个宏大而完整的魔幻世界,但很显然没有成功。从片尾克洛伊口中得知还有更强大的敌人不难猜出导演试图把猎人打造成一个系列,但若是这样这第一集就没有把基础工作打好。首先开头时间在八百年前猎杀女巫之王的一段戏比较出彩,气氛营造等诸多要素把握得不错,也一下给故事一个看似史诗的开头。但接下来的很大一段时间都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故事的现代舞台设定为人类与巫师共存,并且有圣斧会这样的组织进行管理。巫师如何生活在人类之间或是巫师如何维持着自己的生活应当成为一个重点,就像《哈利波特》系列那样,对于打牢世界观这一步很重要,但影片只是随着剧情的推进把许多概念扔给观众之后就不管了。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范·迪塞尔饰演的女巫猎人考尔德在猎杀女巫之王的过程中被诅咒拥有了不死之身(金刚狼属性加成),在现代继续斩妖除魔,之后和女巫小女友一起阻止邪恶女巫之王重新祸害人间。最后影片设置了两个反转,一个是考尔德的永生是挂靠在女巫之王身上的,圣斧会为了让考尔德成为人间兵器所以一直没有将女巫之王彻底消灭,一直欺骗着考尔德(哇!魂器!说你是不是认识伏地魔先生)
。这个尽管不算太有新意但发挥的空间还是蛮大的,尤其是在最后的对决时,是宿命感爆棚的催化剂,而且在记忆中发觉真相也还算有震撼力,但结尾的决战把它彻底浪费了,反倒是成为了给续集埋伏笔的工具。确切的说这个续集的线索根本不是“埋”下的,而是没有任何设计感神秘感的直接告诉你我看到了更强大的敌人!这个大魔王只是小魔王Balabala…其厚颜无耻程度不亚于《变形金刚2》和《喜羊羊》结尾的“我一定会来的”以及“这不算完”。第二个就是霍比特人小男仆的背叛,其力度和其角色在片中的存在感一样几乎感觉不到。诶!?这种感觉是不是似曾相识,还记得去年我提到过一句“一个菜鸟在即将绝望之际直接得到究极装备连升七级成为救世主的桥段”?猜对了,和《第七子》一样,这部电影的节奏一样让人感觉像按了快进键一样,男仆的反转尤为明显。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也难逃“速度魔咒”,尽管我知道你俩肯定会在一起但也不要这么快吧!?对于死去的妻子与孩子的思念一直在折磨着考尔德,但也只是沦为了一闪一闪幻影杀的工具,深度:0 感染力:0。单独看范·迪塞尔的演技,尽管我处在一种他演什么我都认为是多米尼克的状态,但在这一部之中的表现相较于之前除了速激系列之外的作品已经算是有长进了,但之所以很多人说他在猎人中依旧是“咆哮派”演技选手是因为导演根本就没给机会去继续表现啊,这不怪他啊。借着“速激”的名气来耍帅似乎是导演眼中范·迪塞尔的唯一价值,甚至还给他准备了一辆跑车。(想耍帅连头发胡子都有了!为什么不露大胸肌!?)所以前来围观的黑粉和喷喷,请绕开迪塞尔,出门左转找导演,嗯。女巫题材现代世界观的构筑在《最后的巫师猎人》中显得是如此泛善可陈,镜头特效的精美却难掩剧情逻辑的老套空洞,超现实主义梦境与倒叙虽然令人看到了导演的用心所在,但对于这一题材的驾驭却显得力不从心,最终使电影只是沦为了一场女巫与猎人的游戏。将古代神秘的女巫猎人与现代的纽约都市相结合,不得不说在蓝本设定上确有着一定足以博人眼球的噱头,但当这个噱头随着剧情的推动展开,电影并没有着一个能引人入胜的世界观,它既无法将古代魔法以天马行空的奇想呈现而出,现代世界观的结构中亦也未尝有以很好的去塑造令人耳目一新的震撼,从头至尾电影只能在所谓的第36代牧师还是第37代牧师,这个命题中找寻到那么一丝世界观的史诗感,这种现代与古代的脱节,使电影将女巫猎人的故事搬到今时的塑造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噱头。诚然电影在特效上的制作有着好莱坞级品质的保证,在镜头语境上更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这一切都并无法能为这部异常平庸的英雄电影力挽狂澜,拯救世界的命题早已是不能再老的陈词滥调,而电影独特的女巫设定,在一个类似循环的架构中,历经着一而再再而三东拼西凑的打斗后,以变的难以调动观众情绪上的波澜,毫无高潮可言,电影最大的缺陷就是匮乏层次的递进,无法真正能深攫于剧情的战斗,犹如一场生硬刻板的打怪游戏,只是让人倍感剧情的空洞。
提到巫师,《霍比特人》里的白袍甘道夫当仁不让;说到长生不老,《来自星星的你》里的都敏俊xi又不甘示弱起来。当有魔法的巫师和有不死之身的巫猎碰撞到一起,便构成了《最后的巫师猎人》,那个在《速度与激情》里把姑娘们迷得不要不要的范·迪塞尔也在。这部动作魔幻电影,集结了《霍比特人》、《权利的游戏》当中的实力派,以及你们的范·迪塞尔君。影片中,卡尔德是巫师猎人团队成员最后一位幸存者,几个世纪以来,他一直在教会与牧师合作,监管城市里的巫师们。就在第37代牧师多兰继任之后,上一代牧师多兰在退休当晚离奇遇害,卡尔德为了帮助老友,挺身而出。第36代牧师多兰遇害时为卡尔德留下了追查线索,卡尔德必须找到可以帮助自己进入梦境的克洛伊,以寻得帮助。在线索逐渐明朗的过程中,一场膨胀的阴谋也随之降生,卡尔德再一次遭遇几百年前的对手黑巫女王,狭路相逢,人类与黑巫的战争再一次拉开序幕。
不出你萌的意料,卡尔德大主角由范·迪塞尔出演,一如既往的迷死人不偿命。一开口,磁性的声线就毫不手软的撩拨的人心旌荡漾,眼神复杂冷峻,举手投足间性感无敌。萝斯·莱斯利作为一名现代女巫克洛伊,深陷在孤寂的漩涡里,这里的她,叛逆和爱情还是角色的主线定位,突破不足。伊利亚·伍德还是那股子憨憨的气质,负责在范·迪塞尔身边卖萌,硬汉身边那个拎包的,不过可不要小瞧拎包的哦,片中他会给人意外的惊喜。需要强调一下的是,这里的女巫造型比较重口味,周身围绕着强烈的暴戾气息。如此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女巫被巫师猎人追杀,又是何种孽缘,使得巫师对猎人蚀骨般厌恨。之后就要说说影片的风格问题,其实要从整体来看这种贯穿估计将现代世界与魔幻相结合的故事还是很对我口味的,但其在票房和口碑上的扑街命运基本是注定的。这似乎是女巫题材电影的魔咒(或是大众的口味吧),《魔法师的学徒》,《女巫季节》,《第七子:降魔之战》都是逃不过扑街的命运。猎人中的女巫是属于传统的恐怖类型,腐烂的身躯,操控蚊虫制造瘟疫,令人作呕,但这种类型在电影的元素融合中最容易出问题,尤其是和当今大热的动作冒险元素。不只是女巫,凡是涉及到经典恐怖角色的电影试图与动作冒险元素进行融合都没什么好下场,环球试图打造的怪物宇宙进度停滞不前,《德古拉元年》的出师不利也是败在了这个原因。唯独还算不错的《韩塞尔与格雷特:女巫猎人》就没有跟着前辈走,而是彻底的倒向血腥与恐怖的重口味,反而倒是有了自己的特色,更不如说是呈现了“原汁原味”的女巫。
用烂了的孤胆英雄梗儿,再加上巫师猎人这么炫目牛逼的人设,剧情好不好、女主靓不靓还重要吗?冲着范迪塞尔走进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关注的重点本来就不在故事。肌肉大叔演这种柔情铁汉,简直就是惹人星星眼。他的身上,有一种跟尼古拉斯凯奇一样的沉肃大气,男人味正漏侧漏无处不漏!简直连头发丝都带着劲儿……哦忘了,范范没头发……猎,本身就带着肃杀金声。猎杀、猎捕,以“猎”为身份的人,要不是六感冰封,要不就是专一深情。不管是赏金猎手,还是猎妖师、吸血鬼猎人还是这部电影里的“巫师”猎人,这种身份设定做故事主角,不管故事如何开展,已经可以吸引一批偏好影迷。但是,虽然故事基础主线已定,《最后的巫师猎人》也绝对算不上佳作。不借“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个外挂,纯粹成为国产片,口碑和票房已经显而易见。开场20分钟,考尔德和小神父之间还是有着几分隐隐约约的基情在。我甚至感觉,
这部电影用不着女主出现了。可惜,影坛世界,男男还不是王道,所以女主还是挡不住的出来了,呆萌菜鸟小神父华丽丽在结局变身成渣渣反派,开场的虎头变成结局的蛇尾,主角气场成了打酱油路过的超级龙套。倒退二十年或者只退十年,这样的电影都会让我眼睛亮那么一下下,但是岁月里翻腾这么多年的我,多少还是有了点见识。看多了东方玄幻故事,《最后的巫师猎人》里展现的那么一点点巫术实在引不起兴趣,追溯一下记忆罢了,搞得那么麻烦,不是要一个催眠师就能搞定的事吗?电影中的不少镜头,是典型的欧美恶心风,狰狞的面目一定得配上扭动的虫子。东方有树精姥姥,西方有大女巫,为什么反派boss都是植物系?结局的致命一击,不解释成女巫刚复活功力不济,都无法解释终结之战的潦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