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很多电影,绝大部分是港产和外国的,中国大陆的也有,但是少,不看大陆电影的主要原因就是看多了外国电影和港产电影,虽然说现在的港片已经很少了。 少看大陆电影和电视剧的原因就是烂,很烂,非常烂。在我看过的大陆电影里面,改编西游记的是最烂的一个系列,大圣的形象被污成什么样子了,电视剧的要数择天记,情节不堪入目,难道抛开情情爱爱,就拍不出什么别的了?上面所说的西游记系列,在年初一上映的,就算再烂的电影,在大年初一这种日子,绝大多数人其实比你们想象中的要空闲,制作方想亏钱都难,择天记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小说,自带IP,而且还有当红小鲜肉,自带流量,怎么喜欢一个人就可以认为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呢?例如有人这样说,我就是喜欢某某某,他的电影最好看!烂片就是这样出现的。
首先要明确一个事实,一个电影拍完以后它有很大概率是烂片,所谓的好片都是万中挑一。毕竟只要有点钱,什么人都能拍个片子,所以出来的东西五花八门,烂片是大概率事件。烂片横行的原因就是上映门槛不高而已,外国同理。不要以为外国没烂片,实际上那里的烂片多到出乎你想象,只不过你们看不到而已。要解决也很简单,找一批公认的大师审核,通过了才能上映,就可以降低烂片数量。你可能需要承担的代价有:一年可观看的电影极其有限(好剧本和好的导演你说有就有的吗)、高额的电影票费用(垄断)、虽然这个片子拍的很好但你就是不喜欢(个人喜好被其他人把控)、你有一个非常好的点子但就是过不了审(同上)等等。具体哪个更好就不一定了。
一个剧本被创作出来以后,经历的每个环节几乎都在不断减分。导演和编剧的审美有偏差,改剧本!投资人分析了一下市场,改剧本!有些演员请不来,要换演员,改剧本!审查有些问题,改剧本!有些戏份不够经费支撑,改剧本!有些戏份太拖拍摄进度了,改剧本!演员不愿意演这种戏,改剧本!大多数片子的原始剧本都是一个好剧本,从一个好剧本变成一部好片,需要的是一个团队能将扣分环节的损失降到最低,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只靠才华的团队还不够。
烂片横行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粉丝横行。明明片子烂到不行,但粉丝们就可以带着十层超强滤镜拍手喝彩,然后再去网上刷一波我爱豆演技炸裂的话题。what?演技?还炸裂了?然后票房竟然还不错,然后投资方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捷径,然后投资更多烂片,然后粉丝继续舔屏,然后无限循环。脑子真的是个好东西,真心希望人人都有。祝愿中国影业早日走出泥潭。
这个说法不准确,目前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数据模型证明“烂片横行”,相反倒是票房数据逐年增加。从概率学上讲,任何时代的烂片好片的比例都会趋于1:1的。还有一点,以前的烂片,或者对经典好片的负面评价,其实没有保存下来(也没太大必要去保存)造成了“以前作品都是经典”的错觉,这类似“幸存者效应”。
其实对待烂片我们应该有一种包容的心态,毕竟每个人对电影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对于烂片我们知道他烂就好了何必这么较真?举个例子吧,你会认真的去看小猪佩奇然后指证他哪里哪里烂么?不会吧。毕竟我们知道那是给小朋友看的。对于烂片我们也应该抱着一样的态度,烂片有烂片的受众。毕竟他们开心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