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电影属于只记得片名,或者说有名,而有的电影就像这部了,今天我终于知道了他的名字。印象中只记得梁朝伟欢乐的光头,完全无压力的观影体验。
之所以印象深刻,可能是因为影片里的骗术,一晃20年,今时今日还有这样的骗人把戏,黄百鸣还在照旧这样干,赵本山说的笑话也比台湾晚了20年。
潜意识里,被这些港片里早了20年的观念影响,以至于脱节于肉体生存的空间,20年再重看,一面修补记忆,一面惊奇于黄百鸣泰迪罗宾叶子楣任达华这些人我全不记得,只记得那个小胖子。
引起思考的也许只是,为什么现在的片子不好看了?摄制公司是高志森,发行是东方,出品人是黄百鸣,监制高志森,导演于仁泰,梁朝伟因为赶古装戏所以是光头形象吗?
桥段和梗依旧笑得很开心,真让我说现在电影怎么不好看,我只能举例表演里每个人放得开的细节:
1,今时今日廖凡在非诚勿扰2里动动手指头的同性恋形象,怎么能和扭屁股的假二椅子任达华比?
2,今时今日挤乳沟的杨幂怎么能跟露下半球的叶子楣比?
3,今时今日咧开嘴笑的梁朝伟怎么能跟笑得眯眯眼的自己比?
4,今时今日满脸横肉的黄百鸣怎么能跟曾经的翩翩佳公子自己比?
老梗起码还能让人笑笑,现在的这些烂梗,把AV删成家庭伦理剧。爆点全无,香港电影一直都是卖市场的,看中的片子买下发行权,片子的爆点有波霸,而不是挤出来的假货。
后来,于仁泰去了好莱坞,高志森在新加坡剧场里继续自己未尽的情色有趣事业,梁朝伟三轮了车夫,黄百鸣强撑的片子只有型,再无神韵了。
20年轮回到的是奇了大怪的大陆电影,香港人来消费明星,杨幂被骂的狗血淋头,台湾人来请大陆最有票房价值的明星黄渤拍摄亿元大制作,黄渤在大陆还处在农民工先进代表的地位。
红人就是要“郑九组”,我们总是端着一碗香喷喷的热汤面不喝,放凉后再热只能得一碗糟面条。我们曾经把香港的二流艺员称作国际巨星,黄秋生也艺术了人生。
洗黑钱的大制作,连冷笑话都听不懂的编喜剧的傻编剧,镜头前裹得跟粽子一样演着潜规则得来的木头女演员,导演跟孙子一样求爷爷告奶奶拉钱,只会装酷耍帅的男主角他不是花瓶,花瓶太立体了,他永远活在PS过的海报里。
骗术横生的现实生活里,每一个直播的帖子,都比胡乱拼凑的简陋电影有趣得多。我们看到的不是电影,只是影像垃圾,我们看到的不是书籍,只是纸张垃圾。
我们被逼无奈,反倒现实有趣多了。
现在的电影?还真是笑死个人。
这部电影的名气不是很大,但是里面的骗术桥段很经典,现在看来,还是挺经典的。
梁朝伟的光头造型和流里流气的演出还是挺到位的。黄百鸣一副老好人的面孔,憨厚的笑容演出了一个所谓的侠盗老千。任达华的假装gay很是风骚啊。叶子楣的那对大波真是很吸引眼球啊,身材真的很正点。还有红颜薄命的乐惠,以及客串的泰迪罗宾,也算是星光熠熠了。
开头就是假装捡到东西,然后与路人平分的把戏,虽然俗套,但是屡试不爽。然后是打麻将作弊的技巧,洗牌摸牌要牌出牌胡牌的手势设计的真是叹为观止,大开眼界,可惜遇上了给假钞的更大老千。色诱这招真是万能啊,高利贷老板被A了200万,色字头上一把刀。找来帮手想报复,结果被人联手简单的假扮劫匪,不仅烧了所有的高利贷借条,还让老板背上杀人的罪名,实在是高。骗术桥段设计的还算是合理,当然bug还是有的,巧合太多了。一环扣这一环,一套连着一套,很多在现实当中都有人使用的骗术。说是骗术的经典绝不为过。 91年的电影吧,那时候港片真是牛。
台湾千术大师泰斗在与香港千王黄上千(黄百鸣 饰)一战中落败,从此与黄上千结下了仇怨。黄上千的徒弟阿伟(梁朝伟 饰)一日结识了从新加坡返港的寡妇苏茜,以为能从中大捞一笔,于是伙同任公子(任达华 饰)和师姐大波媚(叶子楣 饰)设局。
岂料苏茜其实也是一个老千,阿伟他们不仅没能打捞一笔,反而落得一身债务。无奈之下阿伟只好请师傅黄大千出马,黄大千赢回了苏茜手上阿伟的签单后,与苏茜握手言和,并敲定一起合作对付奸商龙在天。他们轻而易举的把龙在天的两百万搞到了,龙在天不甘心就此被骗,于是请泰斗再次出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