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痛苦中,贝多芬没有消沉下去。他不但更加努力的作曲,还给乐队作指挥。但在一次预奏时,却搞砸了,由于听不到乐声,于是他指挥的演奏比台上歌手的演唱慢了许多,这样使整个乐队都无所适从,导致演唱无法进行下去。这时有人在现场指责他“不要再指挥下去了,你这个聋子!”这时贝多芬慌忙下台,可以想像他的心里,肯定比死了还要难受。不过,贝多芬仍然没有放弃音乐,他觉得音乐就是自己的生命。于是他以极大的毅力去克服耳聋带给他的种种困难,坚持音乐创作里。
贝多芬一生命运坎坷、波折,后发展为音乐家,我们应学习他的:对人类博爱的思想境界、对自由和进步的追求、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对人类命运和社会不公进行抗争的精神,学习贝多芬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对世俗的慈悲、对家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人类有使命感。学习他用心创造欢乐、用欢乐对抗痛苦、从而改变命运、创造世界。上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贝多芬醉心于对音乐的创作过程之中时,他患了一场大病,他的身体却越来越差,他的关节位已经受到病魔的侵扰,这些因素最终摧毁了他的身体,也夺走了他的听力……什么也听不到了?那么,我们可以想像,失去了听觉,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将是一个多么残酷的打击?不过,贝多芬太喜欢音乐了,于是他决定要与命运抗争。他说:“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贝多芬出生于音乐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音乐。据说,贝多芬小时候就有着超出常人的音乐天赋,他八岁时就举办了个人音乐会,17岁拜音乐大师莫扎特为师,22岁那年他在维也纳从事教学、演出和乐曲创作。于是,经过多年扎实的勤学苦练,尤其是在名师的指导与培养下,贝多芬逐渐成长为一个杰出的音乐家,不断地创作出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作品。
他的精神就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精神,真正的艺术家都是不屈不挠的,现在有很多搞艺术的人,其实他们不是艺术家,他们有的喜欢哗众取宠,有的甚至是纯商人。
在作曲时,他的耳朵听不到,就拿一根木棍帮助自己对乐声的感受:他将木棍的一头插在钢琴的共鸣箱里,另一头咬在自己嘴里,进行更深刻的演奏练习——就这样,经过艰苦不断的努力,他不仅创作出了比过去更多更优美的音乐作品,而且还可以登台担任乐队的指挥了,这令他再度振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