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关于神经的知识结构我并不能很系统地回答你这个问题,不过确实非常有意思。其实,掏耳朵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闭眼睛,但有一定可以肯定,即使是挣着眼睛,注意力也在耳朵和手的动作上。从感觉来讲,耳道内的感觉是控制我们手动作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讲,日常生活中关于手的动作都是有视觉参与的,你可以尝试当你闭着眼睛去摸索东西的时候,会发现没那么快,也没那么准确。所以在掏耳朵的时候,耳道皮肤的神经受体正好配合了手的动作。视觉这时候收集到的信息反而会是干扰了,所以即使不闭眼睛,我们的眼睛也并没有专注于观看什么,只是下意识的盯着哪里,但在大脑并不会收到足够的信息。每天耳朵上有耳屎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清洁到位就不怕疾病来找麻烦,但 不正确的掏耳朵方法,却引来更大的疾病隐患,接下来教大家掏耳朵的技巧,有些亲们有不良好的习惯,经常用手指淘耳朵,这样既不卫生也不安全,如果指甲太长掏到耳朵里面去,掏破了耳道膜是小事,万一伤口感染了,就一定及时涂上消炎水,以防止感染恶化影响到听力。严重的有可能戳破耳鼓膜,造成听力损伤。如果耳朵实在太痒了,用棉签熏点浓度为75%的酒精,轻轻擦一擦痒的的地方就行了,一般的清洁话,用棉签轻轻掏一掏或者用掏耳勺就行了,这样总比用手来得干净和安全,但注意不要掏得太深。
当然,爽是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掏耳朵(特别是别人给你掏)是个精细活,时需要入定,注意力需要放到耳朵,防止戳到耳膜。睁着眼时,人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信息的干扰,无法平静下来,就好像你在街上走时,眼角余光瞟到一个美女,于是本能反应你转过了头,但如果在掏耳朵时。。呵呵,GG。我们的基因知道某些对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是不经过大脑的,为了保证安全,身体会不自觉地闭上眼睛,这存在于潜意识,一般人是意识不到的,而在表面上,人可能就会翻译出闭上眼掏耳朵很爽之类的基因。在这里延伸一下,在很多人体要害部位,都会很敏感,比如耳朵或是脖子。这是身体出于安全考虑,在那些地方集结了大量神经,以便对可能的刺激作出快速反应,从而迅速集中注意力以判断刺激是否具有危害。然而,对于身体的智慧很多人却不知道,甚至发展成追求感官刺激的方式,当然对于这种事,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我掏耳朵必须睁着眼,注意别让人靠近我。倒是给我家猫挖耳朵的时候它闭眼,拿棉签往它耳朵边一放,它直接就嗨了,脑袋埋到胸口伸直四肢,一只爪子在空中无意识波动,毛也会慢慢竖起来想必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脸上表情是又害怕又很期待,随着棉签的插入,它慢慢眯起眼睛身体变的僵硬,并使劲的蹬直了四条腿,脸上露出“要飞了要飞了”的表情,我把棉签探到深处搅动,它爽的喵喵一声叫,身体一阵抽搐。。。。。片刻后它缓缓睁开眼,看着棉签上粘的耳垢,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