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传奇——卡拉扬
1、卡拉扬的人生哲学:坚守住生命中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忘掉其他。
2、一张CD唱片的播放时间为什么是74分钟?是卡拉扬要求的,一张CD一定要能装得下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3、“我喜欢看鸟儿飞翔,我喜欢它们翱翔中表现出的和谐之美,我相信从翱翔中它们也得到了快乐。我曾想过,下辈子我也许会变成一只鹰。”
4、“任何能与音乐相伴终生的人,都已经得到了上帝给予的最大恩赐。”
5、他躺在妻子怀中说:“我看到了上帝朝我微笑。”言罢离世,享年81岁。
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钢琴诗人肖邦
1、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献给他的女友康斯坦蒂亚的。“在我写这首协奏曲的柔板段落时,我满脑子想象的都是她的美丽形象。”
2、《E大调练习曲》又叫《别离曲》。“这里面就是我的祖国。”
3、乔治•桑点燃的爱情之火让肖邦的创作天才燃烧了起来。离开肖邦的乔治•桑还是乔治•桑,但如果没有乔治•桑的肖邦就不会是肖邦。
4、肖邦和李斯特同时出现,才把钢琴拉上了乐器之王的宝座。
5、《降A大调波洛奈玆舞曲》,听的不是波洛奈玆舞曲,而是一种寂寞。
6、海涅:“肖邦既不是波兰人,也不是法国人,更不是德国人,他有更高贵的血统,他来自莫扎特、拉斐尔和歌德的国土,他的真正祖国,是诗的国家。”
三、“指环”之旅——瓦格纳传奇
1、半岁丧父,自学成才,善于交友,喜爱韦伯与贝多芬。(贝多芬是集古典之大成者,韦伯创作了《自由射手》,是浪漫派歌剧的先驱者。)喜爱改革、参加革命、提倡素食、情路坎坷、褒贬不一。
2、慕尼黑是德国南部最瑰丽的宫廷文化中心,路德维希二世与法国波旁王朝的路易二世并称“月亮王”与“太阳王”。正是这位“月亮王”对于歌剧艺术的爱好,改变了瓦格纳的人生轨迹。
3、不仅冯•彪罗崇拜瓦格纳,冯•彪罗的老婆也崇拜瓦格纳,最后冯•彪罗的老婆就变成了瓦格纳的老婆。冯•彪罗的老婆是谁?是李斯特的女儿。
谁误读了贝多芬
1、《命运》的敲门声为何是四下?古代的说法“神三鬼四”,祭神是三,丧事是四。不吉利的事情在敲门,因而是四下。
2、钢琴奏鸣曲32首,在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极高地位,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旧约全书”是巴赫的。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哦,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真是美!”
4、贝多芬写了九部交响曲,后面的人还能写什么才可以有所建树而永垂不朽呢?勃拉姆斯都到四十几岁了,才说自己终于能接着贝多芬往下写。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被认为是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
被上帝遗忘的歌王——舒伯特
1、乐坛地位:浪漫主义的第一位大师。
2、《魔王》在音乐史和艺术歌曲史上的地位:巅峰之上的明珠。很难想象一个17岁的年轻人写出的一个作品,让后代大师们无法超越。
3、欣赏古典音乐,关键是多听。就像什么东西好吃,要吃过了才知道。
4、《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奠定了他“歌曲之王”的地位。
心中永远的“老柴”——旋律大师柴可夫斯基
1、老柴写旋律太牛了,牛到什么地步?牛到很奢侈。比如《第一钢琴协奏曲》,里面有大把好听的旋律。
2、与梅克夫人的情缘,只有一个词可以去形容,即柏拉图式的恋爱。梅克夫人:“尽管我为碰到你而感到非常高兴,但我还是为意外之中碰到你深深地向你道歉。”
3、柴可夫斯基是唯一达到古典大师们创作广度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作品遍及几乎一切领域。
4、苦得不能再苦的作品——《悲怆交响曲》。
大爱无言——勃拉姆斯
1、有人说纯粹的德国音乐是被3个B撑起来的,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
2、他一见钟情爱上了他的老师舒曼的妻子克拉拉,但他把对克拉拉的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默默地陪伴着自己心爱的人,并将这样的感情坚持了40年,直到1896年克拉拉去世。一年后,勃拉姆斯自己也凄然离世。
3、为克拉拉失去所作的声乐套曲《4首严肃的歌曲》堪称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最高造诣。
4、《第三交响曲》与第一和第四一样,总充满着“反省的怀疑”。擅用木管,素描自己的矜持与细腻。纠缠的潜涌都自行寻取到光明的暖流。定音鼓轻轻在旁,潜涌捂住被暗礁划破的伤处若无其事向前奔去,高山在顶上。当尾声落入沉稳、平和时,已是心灵澄澈,夕色透明。
5、西方古典音乐太多,是听不完的。如果能够找到几部让你听到就能泪流满面的作品,我觉得就很圆满了。聆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的过程。
6、勃拉姆斯取了“F-A-E”三个字母构成一句格言来概括自己的人生:“自由——然而——孤独!”
7、情到深处,语言将是多余和苍白无力的;心心相通,往往是最简单质朴的,而无须缤纷的语言如盛开的花朵去夺人眼目。
8、勃拉姆斯留下的所有肖像,即使在他年迈的眉额下,总有一泓亮光,纯真又忧郁。
9、傅雷:“真正的古典精神实际上是有朝气的,像行云流水一般的自由自在,像清冽的空气一样清新。”他认为勃拉姆斯所追求的就是这样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