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孙玉亭反应了我们为数众多的普通人,一开始,都以为有少平的信仰,少安的能力,可对自己期待的太多,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压力,欲望很大可即无天分又不踏实努力,想要的太多却不付出真正的行动,经不住一点点诱惑,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真正遇到问题,只会依靠其他人。或许这就是另一种程度的啊Q吧,真的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混吃等死的一大部分人。
1,孙玉堂是个悲剧角色,就如全书整体上是个悲剧,但却是用喜剧的元素片段把这个悲剧人物塑造出来的。
2,如果用喜剧观点去看待这部书,这部书没有任何可读价值。但如果从悲剧的角度去看,这部书比《活着》深刻多了,因而具有了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与现实价值。
3,估计这部书最终会成为禁书。
耍小聪明。在各大姓氏家族之间,左右逢源,苦苦钻营。这也是现实中大多数人的特点集合,这就是作家把生活文学化、艺术化的基本形式。现实生活总是让我们感觉是散漫的,繁乱的,无序的,而经过文学加工提炼,抛开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人物性格特点就会鲜明突出,故事的经过就会更加跌宕起伏。
晓霞死了,就算没死,少平和晓霞也不会在一起,平凡的世界。平凡,平凡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生。如同大多数人一样平凡。这是经典。也是现实。
若是晓霞和少平 润叶和少安 少平承包煤矿到做矿产资源,少安从砖厂到房地产。那是现代都市下三滥小说。
在《平凡的世界》小说中,孙玉亭一生四改志愿,第一次读书当工人,第二次娶妻当农民,第三次当村干部,第四次谋生投靠“资本主义”。这四次选择既有社会原因,又有自身原因;既反映了一代人在当时社会状况下的精神面貌,又反映了孙玉亭本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
爱占小便宜。经常蹭饭,说些没头没脑的事情,没有根据的分析当前形式,说些还没有实现的重大新闻等等,分散大哥孙玉厚一家人的注意力,端起饭碗,一边吃,一边忽悠。老实敦厚的大哥一家人,对他的言行也是装糊涂,假装不在意,一切都在行云流水中进行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