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息好实际上是个省略语,完整来说应该是“气息对抗好”。发声依靠的是气息和喉器之间的对抗,对抗感越强,说明你的气息着力越好,我说的这些是气息好的结果或者说感觉。也就是题主所问的问题。 喉部发声肌肉不够强的话,横隔膜再有力也是然并卵的,因为气息要求是被压缩的,你横隔膜强的能逆天,发声相关肌肉不够强的话也就是个漏气的气球,你出去说自己虽然闭合不好但是气息好也没人信你;相反,你闭合良好,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出气,你就是个瘪气球。
喉位的稳定(流行唱法只要求稳定,不要求放低)只是用气息唱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喉位低不足以成为判定用气息唱歌的标准。我以前歌唱时也老是扯喉,几乎就是在艺考前时间,速成拔高,老师也不管。然后明天上课就扯着嗓子喊,往往不到四十来分钟唱几首歌就哑了,堪称挤嗓子的典范 。不过这也是初学声乐必须经历的问题了,以下我是些许的经验之谈。优秀的男高音中声区一定棒,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应急于求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低声区就像音乐这栋高楼大厦的地基,地基不稳是盖不高的。中声区更能体会气息的流动感,也更容易控制气息 扁字圆唱,有很多闭口音容易造成挤嗓子,例如yi,唱这类闭口音时注意不要咬紧牙关,应该声音靠后往圆一点唱。另外提供一些小方法,练声时左右晃动下巴能够有效的放松肌肉。曾经有同学的老师让她用手掐着腮帮,也能够打开口腔,体会到让声音竖起来的感觉。再则有些人用不上气息是因为没有放气息出来,一直挺着肚子,这种情况的话是绝对错误的,气息应该伴随着歌唱缓缓呼出,肚子也应该慢慢的瘪下来,但是腰部是一直有力才能让气息沉下去。重视练声步骤,每天至少练声一小时以上,然后把练声的感觉带到歌曲中,你就会发现你慢慢改掉了这毛病了。
其实很好判断,你唱歌的时候,你胸口以下的部位(横隔膜及小腹)是否有积极的行为?如果有,那么你有可能用了气息(对不对另外谈),如果没有,那一定没用气息。但是唱歌并不是有气息就足够的,中国的声乐教育太过于强调气息的重要性,很多人的问题其实不是气息不够,反而是气息太多了,比如声带闭合不严导致漏气,越漏气越觉得气息不够,其实用掉的气息远远超过了科学发声所需要的。一般情况下,可以把你的指头竖在嘴前,如果感觉歌唱时有平稳的气流流动就是用上气息了。气息控制就需要身体各器官协调合作了。主要是通过横隔膜和腹部肌肉控制,在歌唱时平稳呼出就行。至于说话久了就哑,这是正常情况。建议小声说话保护嗓子,再则按上述方法用上气息说话,也能够有效的保护嗓子。
主要是看你自己唱的时候觉得累不累。累就是没用气息或者气息不足,不累就是很好的控制了气息。你可以试试蹲着唱,绝对比站着唱轻松些。因为你的横隔膜是张开的,空间大一些,仓库是足的。唱歌时横隔膜必须是张开的 而且需要用一点点力气把他掐住 不让他漏了(跟气球一样的原理)唱的时候全身放松,除了横隔膜那里,哪都不要用力,特别是喉咙不能紧不能压!嗓子哑=突然高强度的练习or压嗓子没有用气唱,我老师说不用气肯定只能用子喊,多加练习打嘟 和惊讶式呼吸 可以让你更好的控制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