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沃德利 Michael Wadleigh《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以彻底自由的形式匹配一场将要成为传奇的自由音乐会,是我唯一一部看了五遍都不够的纪录片。
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与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两部片分属两岸最压抑的年代,青春却不可抑止地仰首冲向绝境,血性被政治风云冲淡,最后是漫长的惆怅。
《闪灵》。在密闭的迷宫一般的酒店空间,人与幽灵的界线渐渐变得模糊,普通人心底的黑暗面一步步泄露的过程似虚疑真,在暧昧中突然爆发的疯狂一举摧毁一切。
史提芬苏德堡《切.格瓦拉》,长达上下集的一个人的地狱游记,讲述一个人怎样成为一个神又最终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人,革命的痛苦与激情最终烧成苦涩的光。
寇比力克《2001太空漫游》。一部不但刷新我们的未来观,也以最深刻的哲学质问抵达“人类文明是什么?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根源的艺术作品。
塔可夫斯基《镜子》,关于母亲与故乡的回忆,混杂着苏联的大历史,融混在湿漉漉的梦境中,亲情爱情流动不已,诗句如诉,不能自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