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作品大多都是毒害青少年男女的砒霜,三观扭曲,过份标榜爱情,为爱情可以放弃一切理智和智商。为了爱情可以把自尊扔在脚底下任人践踏。比如说:《一帘幽梦》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而紫菱失去的是她的爱情。能写出这句话完全就是心里有病,难道一个人的身体健康还比不过所谓的爱情吗?《还珠格格》更不用说了,小时候迷的不要不要了,小燕子这个人物完全就是叛逆期青少年的真实写照,好逸恶劳,目无尊长,自私自利,不学无术,毫无责任感,欺软怕硬,出口成脏……当时我们在追这部剧时也是处在那个年纪,觉得好有个性,因为完全就是我们的生活。当时这部剧的播出迅速席卷两岸三地,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火爆程度,完全就是琼瑶抓住了青少年的心理。让他们看到了还珠格格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为了追星,为了让自己更贴近剧中角色而盲目的做傻事,比如,早恋,模仿小燕子自杀,上吊,口出狂言,自以为是等等。我曾经读过一个小学生写的主要批评《还珠格格》的作文,其中一段话是这么写的:琼瑶奶奶,你好歹是个作家,怎么能写出狗屎臭,猪屎臭,人屎臭这种粗俗不堪的东西。这部《还珠格格》连琼瑶自己早期的作品都远远赶不上,创作出这样的东西完全就是为了迎合低龄化观众群体。《碧云天》,更是严重扭曲,一个备受虐待的女学生被女老师救下,并留在自己家里悉心照料,刚刚新婚的女老师发现自己不能生育为了讨婆婆欢心,为了抓住自己的丈夫,设计让女学生为其做代孕妈妈,事成之后恶语相向将其逼走。琼瑶的作品差不多全部都读过,小时候我也是严重的琼瑶迷,所以了解的比较多。小时候幼稚单纯,曾经被书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感动的哭哭啼啼,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想笑。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当年迷恋琼瑶剧的90后长大了,眼界开阔了,三观稳固了,知道了这个世界上除了爱情还有一种东西叫面包,有一种思想叫责任,有一种情绪叫廉耻。 当年的7080后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要么不喜欢,要么想吐槽结果当年的网络还不发达,要么当时喜欢现在发现不对劲但也懒得在网络上吐槽琼瑶奶奶了。所以我们这群当年作业又不是很多,又没有电脑就喜欢看电视喜欢玛丽苏,喜欢恶魔校草恋上我之类的现在恨不得把当年的自己踹出去三里路的人成了网络上吐槽的主流。 而且现在网络很发达,写小说的门槛和成本的降低也使得小说界很繁荣,各种三观正智商高的好作品层出不穷,衬得琼瑶奶奶的小说越发的三观不正,智商底下。 我觉得那些吐槽的人的先行军一开始应该也只是想怀念一下青春,结果没想到青春没怀念成却发现自己青春竟然是在这群三观不正剧的围绕下度过的,荼毒了这么久自己的三观如今竟然还是正的,那就真的要好好吐槽一两句庆幸自己的三观顺便悼念一下自己的青春。而对于把自己的青春毁了的始作俑者琼瑶奶奶,那自然是在网络的保护下不遗余力的开炮了。 综上所述,琼瑶奶奶现在被众人唾弃不是因为众人思想觉悟提高了,而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了,好东西多了,大鱼大肉摆在面前,自然也就看不上当年都舍不得吃的长了毛的萝卜咸菜了。
她一生创作了60多部小说,投拍了50多部影视剧,捧红了一代又一代的琼女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恋爱观,她就是琼瑶。作为在琼瑶剧的影响下成长的我们,小时候看剧的时候,觉得新奇又好看,看一遍还想看第二遍。而现在再把这些剧拉出来看看,简直是毁三观啊!
众所周知,,在她的小说里,正室都被刻画成了尖酸刻薄、小肚鸡肠、不容人的形象,而小三却是善良的、充满正义感的。就像《新月格格》简直就是小三上位史,而且男主完全可以当女主的父亲了,而且原配一开始对新月就像女儿一样宠着的。
还有《一帘幽梦》中的那句“你不过失去一条腿,而紫菱失去的是爱情”现在听起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爱情竟然比一条腿重要,我也是无语了。
《情深深雨蒙蒙》里何书桓简直就是一个大渣男好吗?等等的好多这样的剧和台词。最近有许多网友对琼瑶的剧表示简直毁三观啊!
都说创作来源于生活,这大概也是跟琼瑶的人生经历有关吧!
过去人们看的小说都是三国水浒故事会,一本正和小品界限分明,突然琼瑶出现了,爱情小说令人眼前一亮,里面的人那么奔放,为爱情牺牲得如此彻底,人们刚刚从那个搞对象都遮遮掩掩的时代探出头来,就被这轰轰烈烈的故事击中了,青春期的孩子们认为这就是他们想要的自由,成年人发现新大陆一样,悲喜随着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变化,甚至把小说中的情节拿到生活中去验证,热情让人忽视了文章的缺陷。现在,人们欣赏水平和价值观都不是原来的水平了,琼瑶的小说,拿给我七岁的侄女看,都会被批判成傻子才看的文章,姑姑你小时候就看这个?然后用怜悯的表情扫了我一眼。虽然她看的别的文章好像逻辑更加混乱,但至少三观还是可以的。所以说以前很火是因为饿了吃糠甜如蜜,饥不择食,现在是宁缺毋滥,就算饿着,也不拿没营养的东西充饥。
唾弃什么唾弃,以前看的不都是琼瑶剧吗,现在拍的烂片多了,就觉的琼瑶的不好了吗,又要改写历史了,这些造谣者真是无语,经典永远是金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