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摆渡别人,摆渡不了自己
“能摆渡别人,摆渡不了自己”,这个标题是观影前对片名的一个猜想,“摆渡人”从立意上其实就预见了其潜在的逻辑线索——能助于人,却助不了自己。
就像很多武侠片里的绝世高手,功夫威震江湖,却趟不过自己的情劫。剧中的陈末,身为金牌摆渡人,劝别人放得开,自己却放不下对何木子的执念。他说他早已没有明天,但他希望每个人都能有。所以,故事的情节从片名就能猜出八九,自然就不会有太多的新意了。
低分,为什么还要推荐你看
上映第一天,网上便刷到5分以下,不知这个分数是否受到国内烂片情绪的影响。与分数相比,笔者更相信观影后的感受,之所以推荐,是因为在寒冷的季节,在你人生寒冷的时刻,你需要被温暖。《摆渡人》没能给你太多新意,但它能与你感同身受。你是否曾经遇到过某些场景,一杯热茶,一个臂膀,一份善意,让你得到过宽慰、心安和温暖?《摆渡人》就是这样一份正能量,它属于治愈系电影。有人质疑影片的风格,对于一部处女作来讲,何来风格之说。一定以风格论之,那这部影片就是“王家卫的画风+周星驰的无厘头”,好与坏,程度而已。
王家卫曾经问张嘉佳你喜欢谁的电影,张嘉佳坦言“你和周星驰的”,后来又说“我想用周星驰的方式讲述一个王家卫的故事”,王家卫说“我帮你”。所以,你在这部影片中才能看到王家卫式的构图、打光、走位,和周星驰式的搞笑、夸张、卖萌……
对风格不屑于吹毛求疵,但对个别情节还是要提出批评的。虽然笔者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喜欢周慧敏了,但也仅仅就是看看周慧敏的海报,无法忍受小玉的童年小小玉,身为一个“小学生”竟然为了看演唱会风雨兼程,还要与马力(鹿晗)共骑单车,脸蛋还要贴在他的后背上,还要表现出那种十七八,至少也得是初中生才该有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实在是™尴尬啊。
故事的背后是张嘉佳的情怀
回到正题,张嘉佳说《摆渡人》是他的心路写照,笔者看完影片对此确信无疑,甚至能够想象出他当年是何等受伤,那种无论作何努力都得不到对方认可的伤害。因为,张嘉佳在剧情里几乎没给任何一对有情人安排出幸福的结局,他尽其所能为每一对关系制造隔阂,比如陈末与何木子生活在两个世界,小玉和马力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追求,管春和毛毛来自家庭阻碍而断断续续……反正就是不能得偿所愿。这还不算完,他还要把每个主动者都折磨的不人不鬼,让他们拼了命来感动自己,而被动者呢,其实根本就不知道,没看到,也没想到。
摆渡人是城市里的超级英雄,摆渡就是把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用快乐和温暖,抵抗这个世界的悲伤。
酒吧老板陈末(梁朝伟 饰)和合伙人管春(金城武 饰)就是这座城市的“金牌摆渡人”,他们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却从不对每位需要帮助的人说拒绝,只要你“预约摆渡”,刀山火海都会“使命必达”。邻居女孩小玉(杨颖 饰)为了偶像马力(陈奕迅 饰),预约了他们的服务,但在帮助小玉挑战整个城市的过程中,陈末和管春也逐渐发现了自己躲不过的问题。从欢天喜地的生活,到惊天动地的疯狂,摆渡人最辉煌的篇章,从这里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