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的。一段时间内,音乐的写作观念、手法相互影响,趋向于接近和相同,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风格或流派。然后过一段时间,这个风格或流派发展到极限,于是新的写作观念、手法被发展出来。然后在一段时间内,各个作曲家音乐人之间互相影响,趋向于接近和相同,又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风格或流派。然后再过一段时间,这个风格或流派发展到极限,于是新的写作观念、手法被发展出来。后面的事,就不用我说了。 纵观音乐史,大致也就是这个过程。从单音音乐发展到多声部,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十二音,序列,musique concrète,新古典主义,频谱,极简主义,新复杂主义,先锋派,new age,等等,大致都是这个流程。
不会的。1.不同地域与文化融合和交流后产生的对音乐不同的认知和启发,比如非洲的鼓与英国的民谣,逐渐在美国影响了流行音乐,产生布鲁斯,蓝草之类的音乐。 2.科技的进步产生了新的乐器或说音乐设备。比如二战后的电影配乐,79年代hiphop的产生以及最近颇为流行的电子音乐。 3.音乐理论的自我创新,音乐结构一直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有点类似生物进化论,艺术家在不断探索音乐的可能性,被接受的音乐流传的下来,不被接受的就销声匿迹。比如坂本龙一大佬在多种音乐上进行尝试,结果还不错。国内某个音乐人尝试过无节拍音乐,最后效果一般。然而无论失败或是成功,这都推动了音乐的变化和发展。
会。音乐的异同更适合放到文化演变的模型中讨论。古代世界彼此隔绝,不同民族,甚至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都可能大相径庭,仿佛活在不同的世界(而它们用的音符可能是大同小异的)。今天全球一体化让这种情况不复存在了。但文化的专业化、亚文化的发展让不同人群依旧能够各自发展出仿佛不在同一个世界的音乐,只不过这种差异越来越不受地理影响。
不会。以歌曲为例,一个人的声音就算两个八度,包含24个音,一首歌就算20个音符,按照这个方式写歌,组合是24的20次方,约等于4e+27。 宇宙诞生才150亿年,约等于4.7e+17秒,就算你从宇宙诞生开始一秒写一首歌,到现在连20个音的组合都没写完呢! 何况作品没那么短吧?有节奏变化吧?钢琴有88个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