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说“首富先生”变了,他变得缺乏安全感,为此雇用了6名保镖24小时保障他和家人的安全,尽管这些年从未真正遇过一次危险。他似乎还“变”得冷酷无情了,他开始重用一些背景更体面的人才,创业之初从底层跟随他奋斗的员工则感到他们被施正荣抛弃,没过两年这些背景体面的高管也被其抛弃了,2009年,他又用一批更为体面的外籍高管将其取而代之。事业的大成,让他对光鲜亮丽的追求达到了顶峰。他愿意花20万美元包一架公务机去参加达沃斯论坛,也愿意在企业社会责任上一年掷出6000万人民币,他与美国副总统戈尔共进晚餐,与英国查尔斯王子谈合作也有人说“首富先生”没变。他依旧不爱应酬,不去酒吧,不去KTV,不打球,不玩古董,也不信宗教,只每年带着全家去澳洲度假。他依旧爱吃河豚,再喝点白酒,或者下班后去尚德附近的一家日本料理店点一份凉拌三文鱼。跟同学在一起高兴时,“还是那个样子,还是那个味道”。有人说,他留给自己的那一面没有变,变的是给别人看的那一面。尽管个人简朴,他却给自己买了近十辆顶级豪车,包括三辆雷克萨斯,一辆宝马,一辆奔驰S600,一辆顶级宾利,一辆路虎,一辆沃尔沃他身边的人说,他见不同人时会开不同的车,见不同的人会换不同的服饰。他一向是个特别注重礼仪的人。”
市场上73%的新三板挂牌企业,一年利润却买不起深圳一套房,是因为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还是房价确实太高?而比房子还贵的是互联网创业公司估值,一家400万年收入的公司,竟能估值到1亿美金,互联网创业泡沫又有多大?现在的互联网和房地产,和当年的光伏产业何其相似。那个10年时间成就三任中国首富,最后又因为产能过剩、技术薄弱而迅速衰落的造富行业。近日,尚德集团创始人,当年光伏泡沫的当事者,淡出公众视野三年的施正荣亮相央视某栏目,他在节目中首度表示自己从没想过当老大和首富。从白手起家,到问鼎首富,再到分文不值,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财富的定义不是以金钱来衡量,而是以时间来衡量。科学家施正荣,喜欢别人称呼他为“施博士”。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施正荣,被公派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名师出高徒,施正荣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获得了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明专利。施正荣不想一辈子都在实验室和写字间里度过,于是他决定回国创业。1999年,他带着光伏项目计划书和笔记本电脑,来到上海技术交易所,台上的他悉悉索索地讲,台下的专家和投资人却一个人都没听懂。
尚德电力创始人施正荣:一个企业在一个行业当中,你要么是第一,要么是第二,这是我们应该争取行业地位的一种雄心吧。每年国外的杂志都排名,前十名制造商,之前所有的制造商全部都是外国的,2007、2008年我们当了老大,中国第一次当了世界的老大,从此以后的老大全部都是中国人,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尚德电力创始人施正荣:创建尚德和做这个产业,没想到会成为老大,也没想到会成为首富,也没想到说有媒体讲,我走上了神坛,这些都不是我想的,因为我是一个搞技术的,狭隘一点讲就是看到我的技术能够成为产品,能够为社会解决问题,这是我真心的一种感受。当时在中国没人知道光伏,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连续五年,我们每年举办一次光伏市场和技术的论坛,就邀请国内,只要对这个行业感兴趣的,所以这成为世界第一后面的故事,实际上是我们中国光伏产业,整个产业链发展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