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在2014年9月以来处于网络的风口浪尖。我免不得又重温了他的电影。
年轻时看他的电影,很会搞笑,痞痞的,坏坏的。却又不失邻家大男孩的可爱。
最近看他89年主演的电视剧《盖世豪侠》,这种感觉就更加清晰。
但其实我已经不年轻了,有了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后,看他的电影,尤其是小人物电影,已经不觉得是好笑那么简单。能够品咂出小人物生活的艰辛,小人物生活的苦涩。
《破坏之王》就是一部小人物电影。主人公何金银是一个送外卖的小人物,却偏偏喜欢上钟丽缇主演的武术学校学员阿丽。阿丽其实也可以看成小人物的一个梦,具有生活的象征意义。可以是一种生活理想。然而何金银只是小饭店送外卖的,追求自己的生活理想实在是太难,无论是美女还是别的什么。23年前,周星驰的《破坏之王》上映后成为了当年最卖座的电影,但是在很多影评人的评价里,它始终只能是一部爆米花式的无厘头电影,只能归为低俗普通的一类,实在是太过可惜。其实周星驰是一个被无厘头耽误的演员,虽然外界把他称为无厘头电影的始祖,其实他并不是,就像他说过的:我以为自自己拍了很多悲剧,可是拍出来后你们都觉得那是喜剧。如果主题要刻画人性、反映社会、表达爱情才算是优秀的电影,那《破坏之王》肯定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甚至所有人在看它的时候,都是笑着看完的,影片里基本找不到那种直戳人心的抒情片段。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即使它给观众带来再多的欢乐,也始终达不到影评权威的标准,只能是一部娱乐大众的低俗笑点的电影。
周星驰对自己的评价并没有错,其实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悲剧,如果观众真的经历了生活的磨炼,那再去看《破坏之王》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欢笑了。
就像何金银,给人的形象就是一个懦弱的老实青年形象,甚至是有点傻气的,任何时候都会是别人捉弄、嘲笑的对象,其实他只是我们身边的小人物,甚至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实写照,没有一技之长却又对所有事情都逆来顺受。
第一本钟丽缇和周星驰先后出场,一个是期待英雄的女神,一个是普通傻傻的外卖小子。第二本,外卖小子意外被女神垂青,坠入爱河,成功约女神去看演唱会。第三本中,女神因外卖仔的懦弱而受伤,至此男主性格塑造完毕。
接下来进入故事主线,男主开始拜师学艺,希望能改变自己的性格抱得美人归,讲述周星驰与吴孟达之间的师徒情谊。第五本回归主线,外卖小子化身蒙面侠英雄救美成功。然而一个日本空手道高手突然出现,李代桃僵并且大肆侮辱其他拳法。这时迎来了危机,外卖仔与大师兄立下生死决斗。
第七本是两人的赛前准备。外卖仔各种吃喝玩乐给大师兄和观众很大悬念。第八本正式决斗中,外卖仔通过智慧和坚持活着打完了比赛,虽败犹荣。最后一本中,外卖仔使出绝招无敌风火轮打败大师兄,终于获得了美人归。
这部电影的母题是对外卖仔的形容词——垃圾。这个词多次从剧中人的口中说出,周星驰甚至坐到垃圾堆里自嘲。直到大师兄多次侮辱他,外卖仔才开始反抗,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垃圾。
何金银这个小人物却又是一个非常执著的人物,为了帮助阿丽摆脱恶人,他就去找吴孟达主演的中国古拳法传人以及武术技击冠军学武功。
这个时候显示周氏电影特点的时候来了,他学的是“无敌风火轮”,抱着敌人从高高的阶梯上滚下,把敌人摔死摔残。
周氏电影就是这样,从人们想不到的地方显示出他的幽默甚至滑稽。
最后,何金银还是救了阿丽,用近乎搞笑的方式打败了空手道。
我理解这是小人物的自嘲,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自嘲。
自嘲是小人物获得解脱的一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