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和电视剧因为存在时长和媒介的差异,在表演上是一定会存在区别的。电影表演的容错率更低,对演员的要求也更高,需要演员的表演在足够克制的情况下传达出饱满的情绪和信息量。而电视剧的容错率就会相对高一些,毕竟是小荧幕,即使表情和肢体夸张一些也不会显得太over。其次在制作周期上,就目前来说,普通情况下,一部40集电视剧的拍摄时间其实和一部120分钟电影的拍摄时间差不多。更不要说偶尔有王家卫这种五年拍一部《一代宗师》的导演,还有陈凯歌那种为了拍一部《妖猫传》先花了6年按照国家5A景区标准搭景的导演,这种精耕细作的态度和超乎想象的投资力度都不是电视剧可以比拟的。
首先门槛就不同。要想演电影,首先你得有张电影脸。一般大家说的电影脸一定要脸盘小骨相好,这样轮廓会看起来很好看。可是,不是人人都是章子怡,娱乐圈女演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吧,像她那么标准的三庭五眼有几个?想演电影,要是能有所谓的“高级脸”当然好,要是没有,也不是不能演,毕竟雷佳音这种大头大脸盘子也都上过大荧幕,而且口碑贼好。所以所谓的“电影脸”其实是要有极强的表情控制力#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面部肌肉匀称的小脸蛋。《一代宗师》里的宫二让章子怡收获影后大满贯,周一围上节目的时候都忍不住感叹,章子怡演宫二时的分寸感,太妙了。这种分寸感就依赖于表情的控制力。
在电影工业里,往往一个剧本基本定稿了以后,才会再招入演员。演员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剧本,从中可以获取到角色的完整的人物弧光,以及所有的规定情景,人物之间的关系。而在电视剧里,剧本有的时候可能会一边拍一边写,尤其是在美国和英国,一个故事可以讲几季。所以演员很多时候只能先脑补一个大概设定,之后按照这个设定先尝试。而且很多美国和英国的剧,很多演员甚至拿不到已有的全部剧本。往往只能拿到完成剧本和自己有关的一部分。当然这些也给了编剧按照演员的能量来修改剧本走向的机会。所以各有利弊。
电影选人和电视剧是不一样的,电视剧选人要求比较低一点,所以你可以看到电视剧演员非常具有包容性,基本上是不太挑人,是流量小生最好了,还没开拍电视剧就卖掉了。而电影选人,特别是主演和重要配角,肯定需要非常有实力的演员,流量电影除外,那是粉丝经济,不是一般电影做法。因此在选择一个演员成为电视剧或者电影演员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一种表态,说明你的实力强、演技棒、有票房号召力。
大众传播里有个理论“媒介即信息”,媒介会对内容创作产生很大影响。电影屏幕和电视屏幕是两种不同尺寸的媒介,这就影响演员的表演方式,电影院大屏把演员的一切影像放大,所以一个小动作一个小表情就能被观众看得清清楚楚,这就决定演员演电影时情绪表达更偏内敛,不像电视这种小屏幕,表情和肢体语言要更夸大一点才容易被观众看到。
首先,演电影比演电视剧难,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同样是黄子韬,演个电影演技被骂死了,但是电视剧《谈判官》却意外还不错。究其原因,电影只有120分钟,电视可是几十集,电影演员必须能瞬间进入角色,并且依靠精湛的演技使观众一直被牢牢的抓住,使观众相信演员所塑造的角色,不跳戏、不无聊,这是非常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