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冰冷的生硬的搞笑,也没有扭捏的悲情和舒展,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生离死别,一切的安排就是为了娱乐而存在,当年的刘镇伟也明白这种单纯的动作与语言所带来的力量,在明星们独闯的年代里,我们看不到高度清晰的画质和完善的特技效果,但是我们从演员夸张的表现力和收放自如的舞台氛围来看,不论是作为武侠电影还是作为纯喜剧电影来说,《东成西就》都可以堪称是一部巅峰式的杰作。这部原本只是为了弥补《东邪西毒》票房空缺的添加型电影,在神一般的导演和演员的参与下竟然能从另一个方面与前者相媲美,这世界上似乎原本没有低俗与高雅的区别,而《东邪西毒》与《东成西就》两部电影的不同层次的表现形式,也只是两种不同的对世界的诠释方式罢了,作为对精神的描述和对人生的解读,这两部电影所起到的作用似乎没有分别,只是人们更愿意用愉快的方式去感受世界的影像罢了。
也正因为如此,喜剧作为单纯的艺术形式,也不应被贬低为下三滥,因为倘若如此的话,任何的电影类型都难逃下贱的命运,或许现在的导演们都未曾看破这种世界观,硬生生的将喜剧变得带有悲剧色彩,从而导致了无数的不伦不类的怪物出现,不论是大陆还是香港,喜剧电影业的庸俗化和衰败化,完全是电影人一手造成的。一味的追求白领阶层,一味的追求生活的所谓深意,事实上他们都曾理解喜剧的本质,可是就是不愿承担罢了,不论是周星驰还是其他经典喜剧片的演员,他们的诠释都是基于小人物的,而今天的话题似乎抛弃了大众的价值,当人们不愿谈论电影中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事情时,电影也就没有意义了。
对于《东成西就》的怀念,不仅在于此等搞笑电影在今天再无杰作续写,更是一种对演员阵容的伤感,而令人发生这种伤感情节的也不仅仅是这部影片,黄百鸣导演曾对他参与的搞笑式恐怖影片《灵气迫人》中周润发、黄百鸣以及叶倩文组合的无法复合亦发出了同样的感叹。事实上在欣赏传统喜剧的同时,这种这种对巨星的深度怀念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固定的模式之一,比如当我们感慨如今的张曼玉演技如何纯熟的时候,我们会立刻想到她在《东成西就》中作为国师的疯狂与轻快,也会回忆她在诸如九三版《家有喜事》中的收放自如。
当今天的影帝影后们让人感到无法从容应对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会从从前的他们的作品中,寻到一种令人感到亲近的话题,当人们感慨“从前的他们居然是这样”的时候,电影的情节已经不是很重要了,而人们对于演员和导演的初始概念的寻回这一行为,似乎才真正令电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经典。而对于《东成西就》来说,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似乎也已经跨越了情节本身所带来的欢乐,而早已将电影的声音和画面一同融入了人们日常的视线,将电影拆解为人们肢体行为的一部分。作为一部纯粹的搞笑的港式无厘头电影,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这部电影所呈现的最真实人类情绪,在狂欢中我们能够忘记苦恼和悲观,从根本上感受一种对生活乐趣的体验,这才是这部电影所诠释的喜剧的真实意义,也是近年来喜剧作品从本质上所极度缺乏的对人们的责任感。
香港恶搞电影如茫茫大海,刘镇伟的电影可算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东成西就》又是明珠上镶嵌的最为光亮的宝石,耀眼无比。若形容《东成》为一样食物,我会将其形容为蛋挞,既可饱肚,又甜而不腻。
《东成西就》的养分,不光在于天马行空的内含量,还包括养眼的明星们在荧幕上张牙舞爪群雄乱舞,当然还有甜点《谁是大英雄》。《东成西就》里,似乎没有一个人是狗熊,又似乎没有一个人是英雄,不论洪七公的丐帮帮主赢得有多么可笑,下一秒,又形成了无人能够近身的神功护罩;无论洪七公的失恋史是多么莽撞冒失,也丝毫没有影响其成为万人敬仰的“九指神丐”;欧阳锋欲杀洪七却反被营救,居高至伟的王重阳是遭飞靴暗算而亡,甚至与周伯通来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断臂版”《人鬼情未了》,不说金庸老先生会气的吐血,这些传说中的人物说不定都会巴望着弃古还魂,《谁是大英雄》,足够让你消化的了吗? 《东成西就》开头的台词说道:“以下是这些英雄年轻时候的荒唐事迹!”,但是仅仅是“荒唐”吗?当然不是。
不提演员演技怎么样了 也不提电影的内容怎么样 就光看梁朝伟的造型 都有一种笑喷的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