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资深的不红的在圈里也算滚了十几年的演员,我觉得也算是有资格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其实我觉得说的是没错,出名了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也就意味着能赚更多钱,年纪轻轻就能过上当年穷的叮当响想买什么都不敢买时所向往的生活。但是,一直默默无闻我也没有太多办法,顶着一张无缘偶像生涯的脸又怀着一颗懒得折腾自己的心,活该火不起来,那就乖乖过清净日子好了。至少,每当看到各种娱乐新闻说谁谁谁素颜如何如何输给谁,谁谁谁扫街被说富婆,谁谁谁又疑似传出恋情时,可以先像普通老百姓八卦评论一番,再感叹一下哎哟明星晚上吃饱出去散个步逛个超市都不行。
讲真,当一个不红的演员就这些好处了。跟一般的上班族差不多,从事一份擅长的工作,虽然没有那么多的财富,那么多关注的目光,没有那么多可以参与大IP大电影的工作机会,但只要有些本事,当个会演戏的演员,还是会有圈里人会认,会有质量不错的戏投来橄榄枝,于是还是会慢慢过上不错的小日子。
能过上平常的小日子,随意素颜逛街吃脏串,抠脚剔牙也不会被偷拍;在家可以不用拉窗帘,就算被偷拍人家也不会发,因为不红,没有点击量;一个月不发微博,也没有经纪人催着发微博自拍卖萌;吃饭可以不用抢买单,蹭饭不脸红;可以坐地铁,还敢跟人抢座位;可以不用跑宣传,跑传宣真的比拍戏累多了;可以自由出入公众场所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无需躲在家里跟跑步机寂寞的死磕;可以随意出入菜市场砍价以及挑挑拣拣;可以花更少的钱报公共的学习班完成自己的兴趣;可以有更多空闲时间钻研钻研贴膜换屏技术,琢磨各种手艺。。。。不胜枚举.
从整体上讲,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女演员有一种共同的气质――端庄、健康、大方、真诚、亲切、热情、淳朴、率真。她们的相貌,多数是浓眉大眼,大脸盘子,身材健硕,很少小巧灵珑,秾艳妩媚的。是典型的良家妇女。让人感觉放心、舒服、温暖、亲近。即便张扬如刘晓庆者,也有一股子爽利、坦白的独特魅力。这十年,真正大红大紫、如日中天的女演员是这么几位,刘晓庆、陈冲、张瑜。另外,这十年涌现出的女演员,还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她们许多人,在成名后不久,甚至正当红之时,就出国了,主要去向是欧洲和美国。比如陈冲、张瑜、龚雪、丛姗等等。但她们出国之后的演艺之路多数并不成功。甚至有的人很快就从文艺圈儿销声匿迹了。
马上要说到这近二十年了。奇怪的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已经成年,而且已经上了大学,在信息方面,在认知方面,在看电影的机会方面,都要比上一个十年便利多了,可是,现在让我回忆,我却对九十年代的中国大陆女演员几乎毫无印象。对那时的电影也记不起多少了。女演员方面,我勉强记得的是陈晓艺、徐帆、盖丽丽等人。还有一些就是从八十年代自然延续下来的那些女演员了。这一时期,我开始对港台的影视感兴趣,主要是那时候有机会接触到港台的影视剧了。看得多了,自然就对港台的演员也慢慢熟悉起来了。我不得不承认,与港台的女演员相比,大陆的女演员身上缺少了那么一点点性感、魅力和吸引力。
中国大陆演员,无论男女,有一种角色他们是不会演的,那就是黑帮。特别是黑帮老大,就更演不好。这可能与中国大陆近几十年来的政治土壤、政治气候有关。1949年之后的三十年间,这里的黑社会组织几乎被铲除净尽。普通老百姓根本都不知道什么是黑社会了。演员们当然也不例外。只是近三十来,大陆的黑社会组织才有慢慢抬头之势,但他们的气候实在有限,远没有嚣张到象欧、美、日、韩、港、台等那些法治国家和地区那样,可以在没有犯罪证据的情况下,与警方、政府叫叫板儿。这种事情,在中国大陆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至少,在表面上,这里的黑社会组织要给警方和政府面子,他们是不会愚蠢到公然与政府、警察对着干的。而中国大陆的文艺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基本上没有关于黑社会组织题材的作品问世。这也使大陆演员们,没有可资借鉴的标本。如果照着欧、美、日、韩、港台那些法治国家和地区的黑社会题材影片演,又有点水土不服。所以,我们看那些地方影视作品中的黑帮人士,觉得演员演得特别象,而这边就不行。很不行。最典型的一例,就是陈道明在《无间道3》中饰演的黑老大,糟糕透了。记得王志文好象也演过黑老大,也不象。当然,大陆演员演起社会低层的小混混儿来,还是能够胜任愉快的。
关键的关键,就是人家并不认识你。偶尔有个人凑过来问唉你是不是演员啊,还可以假模假式的说:啊,好多人都觉得我像一个演员呢。
无非就是自由,是隐私,是可以接触最大化接近人群和观察生活的百态。
尤其年岁渐长,沉淀的越来越厚实,对生活的理解越来越深,做过演员才知道,这些都是财富,都是加持我们身上厚重感的东西,我们在塑造一个角色时,必不可少的东西。
为什么说,有老戏骨的说法,那是时间、生活和历练给予演员的财富,只有对生活有更多的理解,对人生百态有更多的认识,热爱一切小小的快乐,记住或大或小的悲伤,才能将我们理解的生活一点一滴的渗透到角色身上,所以才会有“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所见和所感,这才是锻造演员“人格魅力”的真火。
总之红有红的好处,不红,生活X时间就是我的财富。 茶,慢慢品,路,悠悠走。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在姹紫嫣红的演艺圈里,从来不缺美丽的女演员。但颜值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演技才是最好的整容刀。
有一种人,她没有漂亮的外表,但她的特立独行,会让了解的人爱惨了。
她就是秦海璐。在热播的《白鹿原》中她因为精湛演技再次受到关注,被称为“教科书级别的表演”。
不过之前,很多人对她的评价是“长得丑”的演员。秦海璐毕业于著名的中戏96明星班。单眼皮、方下巴、大嘴巴的她和同班同学章子怡、梅婷、袁泉、曾黎、胡静比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外貌优势。
如果你问别人:为什么要上中戏?可能会得到一千个回答,但是在秦海璐这里,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当白领。
当同学们在课后跑龙套、拍广告,接戏,只有她一个人披着军大衣在学校混了四年,不去见导演也不去见剧组,成了中戏校园里的一个“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