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执着于这个问题,不就是在心里觉得技术比科学低一头么?不由得想起眼下被热炒的一个概念“匠人”,难道不是对技术的崇拜么?但是多少人心里依然觉得他们还是比那些搞科研的低很多,实质上,现在炒作的“匠人”所含的技术含量也真的不高啊,一股子营销味道,扯远了。近代中国在很多领域的话语权都输得有点惨,以至于很多人心里始终匮乏那种属于自己的参与感、荣誉感。我们的很多领域都没能顺利地走入“现代”,而是和“现代”产生了巨大的隔阂。这些我倒不觉得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抱残守缺,既不去“修补”这些领域与“现代”割裂的部分,也不愿意“融合”进去。去年川普还没当选的时候,美国很多gay嚷嚷要开除一个支持川普的gay的gay籍西方女权组织大行其道,而在沙特被男性迫害的女性却很少受到她们的保护甲乙两个县争国家贫困县名额,最后较穷的甲县落选了,因为甲县是真的穷。奥巴马发动战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我没发动过战争,我没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同理,你以为“科学”是个客观存在的属性,实质上“科学”和(历史学意义上的)“文明”一样,是要通过审核才能获得的,不是世界上哪个旮旯角落挖出来的古代技术都能自动冠名“科学”,而是要获得诺奖评委会,哦不,西方相关学者的肯定才能获得“科学”的名分。考核一个文化是否符合“文明”的标准,好歹还有几条指标,比如什么要有城市,要有文字,要有礼仪场所,要有金属冶炼什么的,你知道考核一种技术是否符合“科学”的标准有哪些指标吗。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把世界第一颗量子卫星命名为“墨子号”,无疑再次肯定了墨家在中国科学上的“科圣”地位。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向不为中外学术界所重视。在国外,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学家们,固然完全抹煞中国以往在科学、科学思想及技术方面的贡献。就是成就斐然的汉学家,也大半只从事考古、艺术、音韵、哲学、文学、历史、地理的研究,而少有人去注意中国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探讨。在国内,科学史这门学问,也是乏人问津,既少有关科学文献的计划整理,又乏有系统的研究开发。不仅西方人不知中国产生过科学,甚至中国人自己也承认“中国永不曾产生过任何科学或技术学”。西方从中国取得了许多技术发明,而自己反而往往丝毫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根源实际就是古代中国人懒惰成性,不愿意老脑伤神的思考问题,反而编写了一本神神鬼鬼阴阳八卦的天书来指导后代子孙去面对未知事物,这就是阴阳八卦五行邪说,尤其到了周朝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被整合成了一本超级天书《周易》,从此中国人几千年来就捧着这阴阳八卦五行邪说天书去解释万物,破解未知,拿个邪说当指导理论用,科学还能进步个锤子呀,这可不就走向了愚昧和无知,阴阳八卦五行邪说的毒害不在于它不可能发展出任何物质性产品,而在于其有不可辨证性,无法用事实去推翻他,因为那玩意解释万物都有余,上到宇宙爆炸下到内裤失窃,你拿出来一个,他就能用他那一套给你解释一番,所以这东西没有辨证性,没有办法通过辨证法推翻它,而且也没有推导性,发展性,你不可能用他发明什么物质,甚至也不可能发展这一理论到更深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