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 HOUSE DOWN影片项目也就在一年多之前开机,当时传出来艾默里奇+查宁·图塔姆&杰米·福克斯着实令人期待。这一年的周期对于一部好莱坞的动作片来说,不长不短,然而就在本片上映两个多月前,一部OLYMPUS HAS FALLEN上映了,同样是白宫沦陷,同样是孤胆特工拯救总统,而后者没有引进,译名也就从原先晦涩的《奥林匹斯陷落》改译伪《白宫陷落》。悲催的是,WHITE HOUSE DOWN原本直译为《白宫陷落》,虽然影片重名,但对院线没有影响,可是我们奇葩的译制部门和总局就是那么“爱按常理出牌”,把“白宫陷落”改成了更“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惊天危机”。
这种事自然不是第一次,习以为常了,就拿今年暑期档来说,《爆头》改叫《赤警威龙》,《卑鄙的我2》改叫《神偷奶爸2》,要么是改叫一个极其“复古”的名字圈钱,要么是自以为是的把原本直译的译名改成“片名剧透”典范。所幸对于影迷来讲,这些影响都不大,只要院线有排片,只要影片质量过关,“阿凡达”这种坑爹的译名都能票房口碑大丰收,我们也就有理由相信《惊天危机》是一颗能引爆暑期档的大炸弹。说了半天,无非是想说明,近期两部炸白宫的电影题材撞车,难免会被拿来对比孰优孰劣,在事先看过《奥林匹斯陷落》(我实在不愿使用“白宫陷落”的译名)的前提下,7月16日晚提前看过《惊天危机》的首映之后,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个人认为《惊天危机》要比《奥林匹斯陷落》强。不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也不说的太绝对了。
首映当天能见到导演的确是以外的惊喜,虽然距离略远,艾默里奇的脸都看不太清楚⊙﹏⊙。当时的媒体提问环节也不出所料地问到了艾默里奇“三毁白宫”的事迹,我今天就想从炸白宫这点说开。白宫,美国的总统府,在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我之前对于白宫的了解,仅限于此,多一点,我知道白宫有地道、地堡,墙里有夹层(知晓于各类影视剧,真实性有待考证),最多也就知道总统有张“坚毅书桌”(源于《国家宝藏2》),
再其他知识我就明显拙计了,而此次观影之后,基本兼有白宫知识扫盲的意味。看完《惊天危机》,我大概知道了白宫建筑群分为主楼和东西两冀,起初被称为“总统大厦”,“白宫”的名字源于为了遮盖火烧痕迹遍刷白漆,正式称为白宫始于罗斯福总统,其他细节诸如家庭影院、能防核爆炸的地堡、牛掰哄哄的陆军一号等等还有待考究。总的来说,白宫戏码有戏说成分,但都基于事实发散创造,相比于《富春山居图》里的台北故宫和浙江博物院……咳咳,我就不说什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