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懒的人内心其实是挣扎的,既享受偷懒带来的惬意,又害怕承担偷懒带来的不良后果。
上学的时候偷懒不学习,害怕老师发现而被责罚,最后才发现要责罚自己的不是老师而是生活;工作的时候偷懒,以为混日子也拿到了老板给自己的工资,最后发现,老板损失不大,而自己却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
这就是偷懒,先快乐后为自己的快乐买单。所以,不管做什么,我们都要尽力的去努力做到最好,不要偷懒耍小聪明,没有任何意义。
我认为每个人在生活,工作当中都会有偷懒,我记得那一次是在公司准备进行一次洽谈的时候,由于自己已经连续三天都在工作了,真的非常的疲惫,所以在他们举行会议的时候,我就退出了会议室,而让自己偷偷的在自己的办公室睡了一个小时,那种偷懒的感觉真的是非常的爽,能够让自己身心得到恢复
偷懒能够让身体上得到放松,会让心理上因为愧疚而感到更加沉重。
学习的时候偷懒,可能一时高兴,感觉自己不用付出太多,别人绞尽脑汁做题的时候,自己却可以玩个小游戏,可是,等到考试的时候,其他人有了好的分数,只有自己守着那极低的分数懊悔。
我也知道偷懒是很不好的行为,在工作中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每天对着电脑就是在不停的编的程序,头脑发胀,有时间也会去卫生间,偷偷的蹲在里面多呆一会儿,能够让自己有一种片刻的宁静,最起码能够放松一下,心里会有一种暗暗的小喜悦!
其实也挺难受的,偷偷摸摸,生怕被领导或者主管发现。偶尔偷一次懒,情有可原,如果经常偷懒的话,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都能看的出来,这纯粹是自作聪明,不仅对自己的能力提高没有好处,也会让自己的形象大跌,慢慢就没有愿意和你交往。
偷懒是一时愉快,而事后需要做出更多补偿,才能够完成的一件事情。
总而言之,得不偿失。一时的偷懒需要加倍的努力,甚至一倍都不够的努力才能够弥补如常。所以一次性能做好的事情,我们为何要把它分成两节,三节,四节,甚至更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