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世纪香港主流乐坛的代表性人物,被外界誉为“香港流行音乐新时代的指标人物”,许冠杰、张学友之后新一代歌神,他的音乐素养同样不逊色于前两位前辈,更为难得的是,他在音乐上不拘于形式,并且勇于突破。陈奕迅在音乐上的成就不是唱歌好听那么简单,最主要的是他在音乐上经历了一个由商业到不商业、由不自我到自我的过程。他因为流行曲而被更多的人所认知,在成名以后他又用音乐逐渐改变人们对流行曲的理解。他可以把每一首歌完全吸收消化,然后用直接和诚恳的方式诠释歌曲。他不仅能用发自内心的感情演唱情歌,而且还具有多层面的个性和思维,这也导致他几乎可以胜任所有类型的歌曲。
陈奕迅的歌可以说我是从小听到大,我听他的第一首歌早到你们都猜不到,1998TVB超人迪迦的主题曲,没错,有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么一首歌。当时年仅7岁的我就觉得这个人唱歌好好听。然后就是6年之后,04年TVB经典剧集《洗冤录》里陈胖子唱了它的主题曲《一个人》,我敢打赌11年后新增的粉丝知道这首歌的十不足一,这首歌在当时的我眼里简直好听到震撼人心,当时没有这么发达的资讯,只能等在电视剧开始的时候听那么一段。
客观不了,当我听到他的歌后,我无法抑制的悲伤,告诉我失恋了。听遍了他所有的音乐,如饥似渴,用最大的音量听他的声音,听着他的歌暴走在路上,漫无目的的四处逃窜,他的音乐伴随着我的爱情,伴随着我的成长。十年之后,好久不见,我背着你的背包,在富士山下,遥远的她,并不是我稳稳的幸福。他的每一首歌都带着我的回忆,听十年的时候,我害怕会有一个十年降临,听淘汰的时候,我已被淘汰,只要他有新的音乐,我都会重播几十遍。
2011年陈奕迅爆红,刚好我们这些不听歌会难受的八零九零年代人学会了装。昌盛的香港乐坛在那时候走向衰落,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等人带动了内地乐坛,陈奕迅便走进我们眼中。陈奕迅和周杰伦,都蛮牛的。那篇什么《这么多年有多少人从周杰伦到陈奕迅》也没那么叼,能够一下捧红陈奕迅;网络公关也没那么拽,制造这么多忠粉把陈奕迅推上歌神的地位。刚好他们都很努力,喷子在网上说三道四。嗯,实在有趣。
陈奕迅可能是一线歌手中(职业)生命力最旺盛,最专注的。很难在综艺中见到他(开讲啦一次,快本一次,我是歌手助阵一次,那个什么歌声一期。),但是每到重量级音乐奖项却总少不了他的身影。96年首张专辑至今,算上迷你专辑和演唱会专辑,已经有100张碟,基本能保证每年一张大碟。出道专辑就有黄伟文林夕的加成,真是不可描述,可能这就是指定歌神吧。
陈奕迅这个算是最用情绪的歌手之一了,他的歌曲不浮夸,不炫技,平平淡淡,但是极为用心,在舞台上的评委喜欢用情绪来评价,控制情绪需要良好的素养和审美来支撑,中国人听歌不喜欢过度煽情。陈奕迅个情绪蕴含在歌声里,表现在每一个字,不用花哨的装饰音,调皮捣蛋但是就是听起来有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