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上过小记者的培训班,因为我曾经有个梦想就是做一个记者。因为我觉得记者能够给人带来事件的真实情况还原给大众一个真正的事件,让更多的人看到真相。我们可以去揭露这个世间的丑陋,让那些不堪的黑暗的事物暴露在阳光底下。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侠者的梦,不是说你武功有多高而是说你们是否正气凛然,是否愿意为这个世界贡献出你自己的那份力量。
但是五年的一部电视剧《匹诺曹》,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里面讲的就是一些关于记者的故事。一个非常有名的记者,她的有名并不是因为她揭露了这个世界上多少的丑陋,也不是因为她将事情多么真实的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是因为她有吸引观众的技巧,但偏偏这个技巧就是问题的所在。
她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很多时候会夸大事件。比如说在幼儿园校车出事的事件里,她拿着从超市里买来的一双童鞋将作为遗留在现场的鞋子,用来渲染悲伤的气氛,使观众更加的难过,让人们觉得更加的心痛。比如说在报道某个地方的大雨的时候,所有记者的雨都是过膝盖,但是她是跪在雨里,观众看到的是雨到了腰间。她的做法确实更具有感染力和观赏性,但是作为一个记者,最最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能撒谎,这已经不是夸张了,是欺骗。
记者本身就是一个把真实带给大家的人,如果连记着都说话,那么还有谁才能站出来为真实说话,让大家听到。正是因为这名记者对事实的报道没有那么的严谨,在对男主角爸爸的事件的报道中,她的言辞误导了观众,对于她来说这可能只是她的工作日常,但却导致了男主角的家庭陷入了深渊中。可见真实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不仅要真实的报道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东西还要用心去探究。
虽然电视剧的结局是美好的,但是我们都是知道,现实世界的残酷。很多时候有一些东西就是会掩盖在真相的上面,以我们的力量根本没有办法揭露真相。所以我挺后悔上过记者的兴趣班,我本来以为它会巩固我心中的那个梦想,但是事实往往南辕北辙。我看过所谓的街头采访其实都是照着稿子念的,本来它在我心中一个崇高的神圣的职业,但是它已经变味了,因为它不只是那个把真相带给大家的职业,而是营造一个别人只想看到的世界。
我小时候上过兴趣班,虽然没有学的多好,但我并不觉得后悔,那是我自己选的,只是无聊的时候喜欢。
小时候,我看大人们都在玩象棋,就觉得很好奇,看着他们走“车”,走“马”,吃“炮”,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刚好,学校里又有报兴趣班的,于是,我就报了个象棋班。
上兴趣班,又可以认识同年级不同班的人,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刚开始,老师在讲解象棋的时候,我听的津津有味,是真的觉得很有趣。
老师先讲的就是怎么摆象棋,老师先示范了一遍,然后又把象棋推了,让我们在摆出她刚才摆出的样子,这个,我学得倒是挺快的,不一会儿,我就把象棋摆好了,一整个兴趣班,也就只有五个人是摆出来的,老师对我还是挺满意的。
如何摆象棋,学了两天,接下来就是教我们走步法,怎么走,走么“吃”。
教完之后,就让我们进行实战了,刚开始,我还赢了好几盘,挺得意的,渐渐地,我就不行了,老是输。
教完那些,之后的所有象棋课程,就都是让我们实战了。
我是越战越勇,在学校里打败了几个同学后,回家接着和老板对战。
还是我赢的最多,然后我又和我表弟对战,就变成了我表弟赢得多了,在到了后来,我才知道,是我老爸故意让着我的。
就算是到了现在,我也还是把象棋当做兴趣来玩的。
虽然学艺不精,但还是觉得很有趣。
你想时候上过什么兴趣班,现在后悔吗?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或者是说谁会问我这个问题,我绝对会跟她说一肚子的话。
我知道现在很多家长都渴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家长希望孩子能够笨鸟先飞,快人一步,给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提升孩子的内在素质和气质,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特长,以后再社会上,长大成人之后在社会上也能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然而那些孩子却自己的想法。是与那些从小就伤,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没有什么玩耍的时间也没有什么,即使寒假也没有什么娱乐的时间。他们被剥夺了,课后时间被剥夺了星期天,被剥夺了放假时间,即使寒暑假,他们也没有娱乐的时间,他们也仍要去上补习班兴趣班。对于这些从小就上兴趣班补习班的成年人来说,他们的童年是一片空白,他们的童年都是在这个补习班,到那个补习班,这个兴趣班到那个兴趣班中度过的,他们的童年是一片空白。
可是在这里我要对那些上过兴趣班的朋友们说,我可真的羡慕你们呐!你们可知道为什么吗?对于比较穷的家庭来说,哪有那么多钱让孩子去上补习班兴趣班呀。上一个补习班兴趣班明天得花多少钱你算过没有。对于没有上过任何兴趣班补习班的我来说,我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特长,兴趣也不广泛,虽然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但都不会做。所以在这里我要对那些小时候上过兴趣班的朋友们说,没什么好后悔的,你要是后悔了,现在也别在我面前吹什么牛逼呀。哎,反正我现在是后悔小时候没有上兴趣班。
从小到大,我就是不喜欢除了游戏以外的任何东西,包括学习在内。算起来,我的学习其实一直还算不错,小学一直是班里前五名,初中一直保持前十,到了初三,开始不想学习,一度掉到班级中下游。高一开始,因为被当时的班主任瞧不起,又开始努力学习,保持班级前十,直到高二下半学期,开始恋爱,开始迷上英雄联盟,成绩又一次下滑,到了高考,我不得不选择特长生的道路,然后就到了现在的大学。
算起来很有意思,我的人生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变故,不想学习,而平常却总有奇奇怪挂的理由让我学习。所以到现在,我终于知道,可能自己确实不是学习的料,注定不是个好孩子。
扯远了,小时候因为学习好,父母对我没有什么约束,我自己玩的很开心。到了后来,看见人家孩子都报兴趣班,父母就打算也让我尝试,所以主动问了我的意见,想学什么特长,我哪里想学,就告诉父母什么都不要,我一个都不喜欢。时间一长,父母变得有些急躁,人家的孩子可都学的像模像样,而我还是看电视,玩游戏。在父母的强制下,我报了跆拳道,也是我自己一生唯一的兴趣班。当时的我是戴眼镜的,学跆拳道,你觉得会有什么结果?
一开始,我还有点兴趣,学到了绿带,然后就开始随便放荡,利用那个时间,我去玩游戏机,骑自行车,打篮球,什么都干,就是不去学,那个兴趣班的人也是有意思,反正来不来他都挣钱,自然也就没有跟我父母联系。就这样,一年的钱,我有半年都没去。
不后悔,绝对不后悔啊。还记得那年暑假没事干,让父母帮报了一个兴趣班,那个时候学的是葫芦丝,还是挺喜欢的一个乐器,一开始是准备学一个月,但是到后来学上瘾了,结果一学就三年多后,考到十级才不学了。每次跟人说起这段经历都能收到一堆羡慕的眼光,我心里也是很爽很骄傲的。
在兴趣班,我不仅交到了好朋友,锻炼了一下自己的交际能力,还掌握了新的技能。现在一晃几年过去,我还时不时拿起它吹一会,放松一下。每次想起那段经历,还感觉是挺快乐的,也是挺值得珍藏的一段回忆。并不认为很后悔。
不仅如此,学过一门乐器还成为了我很多次写作文的素材,写什么和坚持啊挑战啊兴趣啊有关的作文题都能用到,还可以换着花用,毕竟学了那么久有太多东西可以写了。材料新颖独到的同时还不容易重复,能够勾起老师的兴趣。我的中考作文中就用到了那次经历,没费多大会就搞定了,并且最后分数也挺不少的,哈哈哈[骄傲脸]
总之,我认为兴趣班是否有用不是最重要的,是否自己真正感兴趣才是最重要的,至少不能是自己发自内心厌恶的。所以家长在为孩子们选择兴趣班的时候,也要适当聆听一下孩子们的意见,避免造成钱花了,孩子却一点也不感兴趣,然后也没学到到多少东西,白白后悔的结果。
以上是本人对于上述问题的看法,嗯,纯粹个人经历,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我记得我上过的最后悔的兴趣班就是奥数班,并且不是我想去的兴趣班,是我家里硬逼着我去的,根本就不是兴趣啊!去了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根本没有任何的兴趣与乐趣可言!至今想在奥数班里的经历都是我的痛!
不知道广大的网友们你们小的时候学校里兴不兴省,我记得在我们学校里,尤其是小学的时候,虽然在学校里上课的时候不需要学奥数,可是奥数却几乎是每一个小朋友们下课后必须学会的东西。现在想一想我也是很纳闷啊,首先学校考试不考,并且以后初中高中的客户课程也不要求,为什么小学的时候班里会那么兴盛奥数呢?我认为与家长们的攀比心理是分不开的。一开始我家里并没有要送我去学奥数的打算,可是架不住每次接我放学的时候周围家长的劝说。很多家长都跟我妈妈说学奥数可以拓宽一个人的思路,可以发散我的思维让我在学习别的科目的时候更佳灵通。一来二去我妈架不住周围阿姨的劝说就给我报名了一个学期的奥数班,从此以后我的噩梦就开始了。
本来数学就是我的弱势学科,在加上拗口熬脑的奥数我就更加应付不过来了。每天下课后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以后都要再在奥数班里带上一个小时,看着黑板上的天数一样的东西神游天外。而且奥数班的老师们打小朋友,做不出来题就会被打手心,好多次我都是哭着回家的。去了没多久我妈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再也不给我报这种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