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熟悉巴黎,不喜欢巴黎,却爱上了一部以巴黎为背景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一个拼盘,18个独立成章的故事由18位名导主理,无数大牌加盟。 之所以爱上这部电影是因为他讲的不是一个漫长的故事,拼盘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很简短,他们向我们展示的只是不同人生轨迹的两个人相遇时的一瞬,而这一瞬本就无关于他们以往的人生际遇。 我不熟悉巴黎,因此无法用电影中巴黎街道的分区来区别每一个故事。我不喜欢重复的讲述一遍故事,因此写下更多的是感受而非情节。 故事一、一个唠叨的法国中年男人在车中唠叨着他本该唠叨的生活,来往行人对他投以如生产线上流水出产的标志笑容。唯一可以形容他的词语便是干枯,干枯的生活,干枯的心灵,直到一个女人昏倒在他的车旁,他的人生才有了些许改变。偶然的相遇,瞬间可能便是永恒。可能若干年后这个男人仍会在某个地方抱怨自己的生活,但谁又能保证不会有另一个人去改变他的人生。故事很短却给人无限的安慰,没有人说美好的邂逅只能发生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当男女主角两手相握的时候谁又能说他们之间的爱情不美好呢? 故事二、全篇最清澈的故事,故事中保留着爱情发生之初的所有青涩、所有美好!满怀憧憬的猜度,小心翼翼的接近。两个人的故事像是童话,没有生活的琐碎、没有彼此的猜忌。
一切发生的是那么自然,那么的水到渠成。文化的差异覆盖不住两颗想要接近的心,当女主角的爷爷转身跟男孩交谈的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传统童话故事的结局!既然是是童话,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便只能是祝福,祝福两颗心都能以最本质的形式接近,无所阻隔。 故事三、时尚之都的同性之爱。法国男孩神经质般的对着美国男孩不停的唠叨,得到的是寥寥的回应,在外人眼里法国男孩更像是疯子般的自言自语。但是他反复问他的话视乎只有一句,“我感觉我见过你,而且很想和你说话。”而我想我了解一个人有渴望却无力去实现时的不安与躁动,就像是你的思想被困在躯体中想要挣脱却又无法逃离般的痛苦。而当你理解这种感受时也便理解了男孩所有行为的起因,他不停的唠叨其实只是想给自己的心灵找一个出口,他用极快的、重复的、甚至是无意义的词语拼接起来来宣泄出他内心中强烈的渴望!而最后当美国男孩追出工作室的时候我甚至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仿佛爱情本该就是这样,无所谓语言,无所谓性别。
空无的地铁轨道将同一空间中的几个人分为了两个体系,巴黎人不希望被人窥视,而非巴黎人也无法理解巴黎人的“过度热情”。以影片的播放顺序来看,科恩兄弟更像是要跟前两个故事的导演对着干,谁说文化差异与语言不通不是问题,我偏偏要拍出个“问题”;谁说巴黎到处是浪漫、是童话,我偏偏要甩给观众们一个无厘头的现实。从这一点看,科恩兄弟简直就是来黑巴黎的,呵呵,就连片中象征着希望的下一代小孩儿也被描述的无比带恨。但是,巴黎视乎也能接受被这无伤大雅的黑色幽默黑这么一次。唯一看哭的故事。故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同样的面孔、同样的儿歌唱给不同的孩子。其中的多少无奈、多少辛酸或许只有故事中的母亲才能感受到!不要说什么人人生而平等,杰斐逊告诉老美们每一个人都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是没人敢告诉我们是否每个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利。当现实压迫的连这种最真挚本质的爱都显得那样的遥不可及,又有几个人会相信政客们天赋人权的说辞。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习惯于某种生活的时候,这种生活中的一切就会显得十分的顺理成章,我们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的通常多于我们理所当然付出的!但是,当我看到故事中的母亲边唱儿歌边望向窗外的侧影时,突然觉得有某种东西触动了我,让我觉得生活中其实远没有那么多的心安理得,远没有那么多的顺理成章。一个中国导演在中国城中与一群中国演员拍摄的一部讲述中国风韵的故事,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只能承认我没看懂。影片包含了很多的中国元素,但他不是在讲一部关于中国的故事。他离生活太遥远,所以再好的外壳也无法填充出其空洞的内核。唯一的发现便是王菲的天空原来是这么的好听,以前从来没有觉得。
当爱情发生时两颗心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从男人玄空的手与女人失望的眼中或许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很多时候,很多时候,我们都有机会选择与喜欢的人在一起,但也许就是瞬间的犹豫与迟疑便可以让我们付出一生的代价去追悔与回忆。 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他所描述的更接近于爱情本质。炙热浓烈的过程却有着一个冰冷哀伤的结局。当女孩最后端着咖啡离开时颤抖的不只有她的手,还有我们的心。
男人死的时候很开心,因为他终于可以有机会与女孩谈话了。女孩或许要花好长时间才能回忆起与男人的些许遭遇,但是没有人能感受不到男人对她炽烈的爱,没有人能不感慨为什么这么炽烈美好的爱情偏偏发生在他结束的时候。 缺乏激情的中年危机,相互抬杠的欢喜冤家,法式思维解决矛盾的方式。故事本身并不算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但是或许现实。吸血鬼起源的地方,幽暗的灯光下叙说的一个诡异的故事。奇怪的是从这个片段中我并没有看到爱情,因为伊利亚伍德的眼睛中更多的是惊恐而非渴望。在故事的结尾出现的话筒让我们知道这只是一部戏中戏而已,所以我们又何必认真的去探究主人公之间是否有爱呢!喜欢女主角亲吻王尔德公墓时的随性。当王尔德十分超然十分梦幻的出现在男主角的面前给他布道时,我突然觉得这个超然的家伙其实可以是任何人而无需是这位英国的文豪、情圣。因为他要让男主角明白的道理实在是太过简单。他话中关于自由的解释甚至多过于对爱情理解,其实生命本身本就是自由的,这种自由甚至无关于爱情、无关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