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为何中国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你怎么看呢?优质

499次浏览| 2022-01-11 16:30:06 更新
来源:互联网
6个回答
满意答案

(引题)最近,《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在国内上映。正如预期,又叫好又叫座地登上了票房冠军,一如既往地显示了好莱坞科幻大片强大的市场吸金能力。

同时,史上票房冠军、科幻巨制《阿凡达》系列多部续集,已于9月25日在美国加州Manhattan Beach开拍,且将是史上最庞大昂贵的大片系列,4部续集连拍,预计总制作成本超过10亿美元,拍摄时间将会长达6年??

科幻是全球电影史上最能赢取票房的电影类型之一,占全球市场4成以上的票房,在好莱坞票房中更超过一半儿??

不禁想起一个“老”话题:为什么中国迄今还出不了《阿凡达》、《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那样的科幻影视?进而思考,为何科幻影视、特别是硬科幻硬是在中国几乎还是相对空白??

“软”科幻和“硬”科幻区别何在——为何中国还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二)文/陈思进

本栏上篇文章中谈到,硬科幻作品必须至少采用一个科幻概念(或元素)贯穿始终,所有故事必须在这个科幻概念的基础上展开,即采用这个科幻概念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或更准确地说,硬科幻是以科技及科学猜想来推动情节)。再以阿西莫夫《基地》系列中的心理史学为例:心理史学发明人哈定·谢顿——按传统文学的标准应该是主角,可谢顿只在前传中短暂地出现过(倒是机器人丹尼尔,非但好似《基地》系列中最后的大Boss,甚至贯穿了《机器人》系列),而心理史学这个概念贯穿了《基地》整个系列的七部小说,所有的故事都是以心理史学为主来推进的。

而软科幻则往往偏向传统文学,依然以人物、故事、环境、人物性格的塑造等作为故事导向(即依然着重人文描写),而只是运用一些科幻点来“点缀”,甚至只是说事儿而已。迄今为止,中国已有的科幻影视作品,如果说有的话,基本上都属于软科幻。

值得注意的是,软科幻只要其中的科幻元素的科学基础不成立(即不被当代的科学定律所支撑),甚至稍微偏离方向,往往就不成其为科幻作品了。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仙侠、玄幻、魔幻当道的主因之一吧。

以近些年来中国影视中最流行的穿越剧为例:从科学上而言,在同一时空中的穿越,或者时间旅行去到未来的桥段还有可能,但穿越到过去是不可能的。因为缺乏科学根基,这些穿越剧就只能算作玄幻剧。

为什么中国还出不了真正的科幻电影,特别是硬科幻电影呢?

据统计,中国的科幻作家只有240位,如果在上述那些严格的定义基础上来计算,中国真正的科幻作家更是少得可怜,优秀的科幻作品尤其稀缺。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把文理科分得太清楚了。学理工科的富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可能文笔不尽如人意。而科幻不仅要有科学基础,还要有讲故事的能力,有“科”无

“幻”不是科幻作品。而文科生写出来的科幻作品,又往往缺乏科学基础,有“幻”无“科”,也就不是真正的科幻小说了。

值得庆幸的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是中国科幻的基因突变,达到了世界科幻的一流水准。刘慈欣的科学基础扎实,相对论、量子物理等理论基本上都运用到位,而且非常会讲故事。刘慈欣显然也受到了“黑暗森林”理论的影响,所以《三体》(特别是第二部)比较灰暗和悲观,最后人类的前途很悲惨。《三体》填补了中国世界级优秀科幻小说,特别是硬科幻长篇小说的空白。

然而,为什么科幻、特别是硬科幻题材在中国影视界依然还是空白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小说可以由一个人完成,影视项目则需要一个巨大的团队合作完成。影视创作需要整体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主创团队首先就得对什么是真正的科幻,特别是硬科幻,在剧本的改编之前就要达成共识。

就拿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而言,他从上世纪30年代尾便开始创作这个系列小说了(注:1939年5月10日,阿西莫夫开始写他的第一个机器人短篇小说《小机》),可好莱坞直到上世纪的60年代后期才确认了电视剧的改编模式,开始搬上电视荧幕;甚至在整整过去差不多半个世纪,才开始将这个系列搬上大电影。

不过,从这个视角来看,中国有后发优势,不该再等半个世纪吧?

谈点个人感受,乱七八糟的哈

中国人不是没有想象,相反,想象太多而且毫无根据;看看微博就知道。但是中国人的教育、思维和价值体系,使得中国人普遍地缺乏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个意识基石+形而上体系的结合体:按照通俗的说法,基石是价值观,体系是世界观。真正好的科幻,要给人一个合理的世界:这个世界就要有能自圆其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结合,就是要有逻辑。但是中国人对这种创造能力是缺乏的。因为从小的教育就告诉中国人,只有一个价值一个世界,其他的都是反动的腐朽的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架空一切不要任何前提设计,YY可以穿越可以奇幻魔幻大杂烩都可以,但是没有科幻。因为除了从小天天歌颂背诵的那个世界外,我们不知道怎么再去创造一个新世界。我们可以回到过去任何一个时代,因为场景设计太容易了,因为我们知道过去大致是什么样的世界,不需要大伤脑筋重新构建一个:但如果你要穿越去未来,你觉得很容易设计一个看起来还合理的社会么?

其次,是中国人缺乏对科学的真正认识,也就缺乏一种真正的不唯上不唯书的科学精神。在向世俗的全面投降的大环境里,对科学的认识大多是一场幻想。我们多数人喜欢读科幻的时候,只是满足于那样一种类似鸦片带来的对于逃离这个现实世界的快感,却并不会去反省未来照进现实的意义。 只是满足于纯粹的技术手段来解决今天觉得困难的问题,而不是在那个新世界的角度来考虑科技的需要(这也是你经常会啼笑皆非地看到在一些科幻设计里,那些具有高度发达文明的社会里会和我们面临同样的技术问题,而作者按照我们今天的想象来设计了一个我们今天做不到的东西来解决问题。我们通常会无视这样的荒谬)。 当然这也和中国本身的科技研究水平落后有关,不能及时地对科研做出科幻角度的反应和运用;更不要说科幻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和想象了。

而且从作者的角度看,国内同时文理兼修、能够融贯文学与科学的人就更加少之又少了。对于多数中国科幻迷自豪的三体,其实我一开始基本上读不下去,带入感太现实,为了科学而科幻,很难卒读;更不要说沉醉和欣赏了。我想也许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了吧。

中国人为什么一直没有真正的硬科幻?也因为在大多数中国科幻迷的脑海里,没有自己的科幻观。所有关于对科幻的认识,在中国这半个世纪以来的教育体系的误导和西方文学电影的浸蚀下,都完全地被西方的科幻观所同化。因此所有的科幻场景和世界,都是在英语体系的:也就是西方世界的。不信?请反省下,当你看见在西方科幻电影里如果人物都说中文或者中国方言,你会不会觉得很别扭很笑场?另一方面,中国人对科学本身的追求的落后,也使得所有中国的科幻都在整个西方世界科幻的屁股后面追逐。不信?请反省下,所有的中国科幻的情节桥段科技场景,有哪一个是中国人独创的?哪一样科技元素的设计是中国人首先在科幻小说里提出的?至少我是没有见过。了解西方世界科幻越多,你就知道,西方世界科幻在追求创造新元素方面,是那样的层出不穷孜孜不倦;而中国科幻……是不是也和其他方面一样,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山寨之路?

但是我也要提醒,并不是说除了对于未来科技的关注,其他的都不重要。我所说的硬科幻当然也不是只有科技没有其他的科幻。其实西方大多数成功的科幻,都是披着未来科技外衣的现世说。但是许多中国科幻迷并不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论人类社会或者是外星世界,都必须存在和我们现在一样的矛盾、分歧、冲突、选择、迷茫或者爱恨情仇或者生死离别……实质都一样。看看网络上对所有科幻作品的评价与争议,科幻迷们都在用自己现世的眼睛来判断来喜好。知道为什么吗?

先来说说为什么没有好剧情,国外的科幻片大多是小说改编的。科幻小说其实考验更多的是想象力和自由思想(就像大部分科幻小说都会幻想未来、外星世界一样),这和国外的教育方式有关,也是因为美国之类的国家历史相对较短,能写的素材比较受局限,所以更愿意畅想未来。

中国人的思维更倾向于引经据典、向传统靠近(因为我们历史太长了。。。)所以更倾向发掘历史、写过去。我一直觉得,国外的科幻小说可以和咱们的武侠小说相对来看,武侠小说(金、古、梁等等)其实就是靠想象力编织起来的故事,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写作传统,有相对固定的阅读群体,作者也更愿意写。

同样的,国外的科幻小说已经有比较久的历史了,体系也成形,就像咱们的武侠一样,写出来是有市场的。而一提中国的科幻小说,相信大多数人头脑中都不会给太高评价,想看的人也就相对少了。加上我们所受的教育(学校的、家庭的)与国外的方向不同,写起来自然也不如国外出彩(当然了,不乏有特例)

再加上拍科幻片需要的技术,不是简单的一样两样,而是一整个体系,这点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和国外相提并论的。投资商也会考虑,拍一部科幻片风险很大的,还不如拍搞笑、喜剧的投资小、还容易赚钱,编剧也是这个心理,所以国内的科幻片也就寥寥无几了,更不用说好的科幻片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觉得相比其他国家,我们不太注重影视、文学这块的发展,体制不完善。国外编剧收入虽比不上演员,但也不差,咱们的则是演员薪酬天价、编剧薪水少得可怜,写个本子条条框框特别多,提上去广电还未必通过,自然也就没人愿意花心思写了。

总之,国内拍不出好科幻原因是很多方面的。如果想有好片子,需要有个真心喜欢科幻的编剧(作家),有个敢投钱不怕亏的投资商,再有个很好的公关营销团队,和一个外国的拍摄团队,才70%能行。所以。。。难度有多大,你就看到了吧。。。

127 0

论想象力我们祖先几千年前就不乏,看《山海经》和庄子的文章就可知,还有诸多典籍文献,中华文华是基于其独一无二的价值体系,文学、电影更是如此,当中国文化与铺天盖地西化带来的现代思想碰撞时,一不小心就变的不轮不类,导演既使再努力研究剧本,也依然与传统的体系有隔阂,因为如果想在这方面有所建树,花费一生也研究个七七八人,它太庞杂。那么如所问,为何没有硬科幻片,是因为技术?资金?导演?都不是;总而言之,一;电影市场体系有大量缺陷,资金不能运用在最应花钱的后期特效等方面,却用在一些无演技的花瓶身上,我想这也是现下电影的通病;其次投资市场的大环境不会看好这类电影,而着眼于回报快的商业电影,而这类电影又需要大量资金,所以使得如今特效一出全五毛钱的。二:导演如上所说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渴望加入中国元素以博眼球,在中西方文化调和中顾此失彼。三:创意不足。要么出的全是特斯拉一样的怪物要么就是吃老本刷旧电影。节奏不合理,造型雷人,一种节俭到原始社会的感觉,在电影方面实在应学习中国优秀科幻小说和动漫的创作,精工细活。个人浅见,不喜勿喷!

硬科幻影视不多,但硬科幻书不少, 科幻小说受少数读者喜欢。大多数人只看巜 斗罗大陆》这些玄幻作品,可是中国科幻真的好震撼!中国科幻小说不止《三体》,中国好的科幻作家不止刘慈欣,他只是第一个获得雨果奖的人作家, 可并不是唯一一个。

科幻在中国只受小部分人欢迎,而中国拍电影,只追求票房

未来的社会是不是还是党领导?是的话就不会有那种事发生!不是?为啥不是?蛊惑人心!!灭了!!

收到499个赞
最新文章
为何中国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你怎么看呢?
为何中国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你怎么看呢?
追剧小科普01-11
大仙说游戏
大仙说游戏
499
韩国综艺有哪些好看的?比国内综艺强在哪里?
韩国综艺有哪些好看的?比国内综艺强在哪里?
追剧小科普01-11
解说阿离
解说阿离
361
蓝台的青春环游记还能正常播出吗?
蓝台的青春环游记还能正常播出吗?
追剧小科普01-11
王者荣耀职业联赛
王者荣耀职业联赛
414
花花在《王牌对王牌》中有关音乐的部分都好爱表现?
花花在《王牌对王牌》中有关音乐的部分都好爱表现?
追剧小科普01-11
姜先生的时光
姜先生的时光
665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林夕写的国语歌词很烂?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林夕写的国语歌词很烂?
追剧小科普01-11
贾克斯游戏俱乐部
贾克斯游戏俱乐部
493
迪迦奥特曼为什么名气最大?
迪迦奥特曼为什么名气最大?
追剧小科普01-11
笑笑神
笑笑神
494
张国荣清楚自己容貌的杀伤力吗?
张国荣清楚自己容貌的杀伤力吗?
追剧小科普01-11
电玩网游圈
电玩网游圈
828
如果再给你们一次上学的机会,你们会上学吗?
如果再给你们一次上学的机会,你们会上学吗?
追剧小科普01-11
红通通的杜鹃花
红通通的杜鹃花
504
聊一下你遇到过不讲卫生的圣母玛利亚女人吗?
聊一下你遇到过不讲卫生的圣母玛利亚女人吗?
追剧小科普01-11
少帅月解说
少帅月解说
332
可以推荐一些你认内容写的最好的微博用户吗?
可以推荐一些你认内容写的最好的微博用户吗?
追剧小科普01-11
梅子嗨娱乐
梅子嗨娱乐
266

梅子嗨娱乐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