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摇滚歌手前他以为自己会是个画家。他和相恋十几年的经纪人低调结婚。他在《康熙来了》里被小S调戏后反应生涩,但自己的演唱会仍然请了这位万人迷女主持做嘉宾,在几万粉丝面前被她“上下其手”。以及,就算你叫不出伍佰&China Blue这支乐队里除了主场以外的任何一个人的名字,二十多年了他们依旧有新作品在产出。他持续探索实验性的音乐风格,即使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挪威的森林》时期。他的表达、技术、情感始终在更新,对比某些被才华抛弃的他的同龄音乐人,伍佰实在是个让人着迷的台客歌手。
我第一次听到伍佰的《浪人情歌》是在电影《路边野餐》中,贵州凯里蜿蜒的盘山公里上,陈升和朋友相顾无言,浪荡子的情事和不堪的过往,现实主义下残酷的浪漫,没有哪首歌比它更合适,大三的暑假,我总会单曲循环这首《浪人情歌》,想象着自己也有一辆破车,可以装得下过往的回忆,在山路上驰骋,过了很久,这样的画面还是总在我的脑子里浮现,偶尔炸出一点眼泪。因为我再也不会拥有大四的暑假和坐在床边静静看我听歌的奶奶,伍佰的歌中那种克制的温柔中再加上恰到好处的洒脱,总让我难以自拔。这样自带感染力和唱起歌来画面感极强的歌手,我想他的人格魅力也不差。我不懂韵律和弦乐,唱歌也几乎难以在调,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我通过伍佰的歌曲和这个世界对话。
《晚风》和《泪桥》是我最钟爱的两首歌,恰好这两首都是伍佰一人作曲作词完成,只能说我太喜欢这样带些人间烟火气息,又直抒胸臆的方式了。我几乎把《泪桥》这首歌的评论翻了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借由伍佰清新又性感的嗓音把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这大概就是音乐的意义,把对生活的热情和最纯真炙热的爱,毫无保留地投入到音乐和文字中这样的人总是自带光环,与其说我们选择听他们的歌,看他们的书,倒不如说,我们追寻的是自己心灵深处一个无法到达的彼岸,这个人出现了,我们就在他们创造的世界甘愿沉沦。
一个懂流行市场(写的歌很多都传唱度很高),具有很强创作能力(为很多歌手写过歌,而且都流行成功),并且创新意识很强(自己的专辑风格很多变,不像有的创作歌手,几年下来一直是那几个调调),在娱乐圈中算具有很强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个从他的访谈节目,综艺节目中可以感觉到,我觉得这个能力很重要),对于伍佰你不能把他当成一个单纯的歌手,也不能看做单纯的写歌写词的,更不是烂俗套的艺人,就像李宗盛,但是他们又不一样。伍佰更具个性和明星气质。这和帅不帅没有关系。
兼具生人勿近和羞涩两种特质的伍佰是迷人的,就像一碗好吃的面加上了油渣。他是他自己写的那座挪威的森林,既有着密密麻麻的神秘与惆怅,也能吹出轻快喜悦的山风。他的歌曲关心人类,环保,弱者,社会。列举几个伍佰专辑和演唱会的名字:树枝孤鸟,夏夜晚风,梦的河流,纯真年代,无尽闪亮的哀愁。这些诗意的名字,连带着伍佰写出的歌词,直白、有力、直击人心,指向一个共同的解读:我们是孤单、脆弱的物种,我们热衷于自娱自乐,我们擅长反目更擅长抱团取暖。伍佰让我联想到Bob Dylan,最后贴出《挪威的森林》的歌词。时间是块巨石,伍佰有砸碎它的温柔。
伍佰,是砸碎巨石的温柔,看综艺节目里有人模仿伍佰,是件有趣的事情。一律是黑墨镜黑色半长发紧身黑衬衣,面目夸张到咬牙切齿,陷入自我陶醉的台客唱腔。事实上,普通观众对这些模仿者的印象,也差不多是对真实伍佰认识的全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