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在华语电影圈里算是最顶级的喜剧天皇了,没有之一。他的剧集是我们能看到过的用母语拍摄的最好看的喜剧片,其喜剧程度堪比好莱坞的一些经典名片。我把他的十几部经典作品翻来覆去看了又看,大学时代曾经有互相背诵周星星经典台词的比赛(输给另一个同学了简直倒背如流)。
但是,周星驰的电影主题不够深刻,其表达的核心意图过于偏执,影响了其作为电影本身的艺术性。
我丝毫不觉得周星驰的电影里头那些夸张的笑料和桥段有什么问题,真正影响电影质量的是核心思想的表达——周星驰太过关注所谓的“成功“,几乎所有的经典电影都紧紧围绕着“一个小人物如何成功”在展开。他的电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小人物虽然你成功后依然不HAPPY可是不成功你就是一坨SHIT。套用功夫里的一句台词:人若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我想他这种对于小人物如何成功的近乎偏执的妄想与他的个人经历可能息息相关。然而真实的人生不应该是把价值完全挂靠在所谓成功之上的。能够咸鱼翻身的小人物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朝代都只能是极少数(所以咸鱼翻身是永不过时的噱头),大部分的平凡人一辈子只能做平凡人,然而他们是否就要像周星驰的电影那样时刻为无法成功而焦虑着读过人生呢?每个人都去当老板谁来当员工?员工不能有自己的幸福?老板真的都像他在电影里拍的那么奢侈张狂无忧无虑?
众生皆苦,执着是魔。
我希望有一天,他的电影能放下这些焦虑得简直灼烧到了眼球的执着,给观众们展现一出更加宽广的人生:一个家庭,一次旅行,甚至路边的一草一木,皆能自成格局,构建起悠远的意境。不需要成为大人物的男主角也能发自内心的笑出来,也别再把女主角弄成一个冲抵这份焦虑的傻白甜,他们俩的爱与不爱,都可以和成功无关。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周星驰是个语言搞笑艺人,首先就这一点受地域文化制约就会变得非常明显,你看凡是国际上知名搞笑艺人多是颜艺搞笑艺人,一般他们搞笑作品往往语言较少,多是夸张的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来逗乐观众,这种方式可以巧妙的跨越文化语言上的障碍让观众产生共鸣,毕竟人类的表情是无国界的,但利用语言特殊文化笑点就会非常的限制你,比如说曹操曹操就到,如果你是个中国人可能一听就明白,秒懂,但如果是一个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老外可能就非常费解其中的含义了,所以说周星驰这样一个在中国享誉大江南北的著名搞笑艺人如果去了好莱坞未必受得欢迎,人家有卓别林,有憨豆有金凯瑞真不缺你一个周星驰,你说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怎么就在好莱坞成功了,因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功夫。
周星驰为什么没去好莱坞发展不是他去不了,机会很多次呀,到最后都是因为条件没谈妥崩了。
喜剧是相通的,但文化差异和不同语言传达出的意思相差甚远,国外的一些笑话我们不也是完全get不到点?外国人看周星驰可能看的是无厘头和中国功夫的元素,中国人看周星驰也只能看到这些的话……有点无奈了
至于底下一堆黑,答非所问的同志们。如果你们认为周星驰的小说除了无厘头没啥可取之处了也情有可原,毕竟也有人把《红楼梦》当言情小说看,认为比不上顾漫之类的呢……
没去是对的,去了以后按美国的喜剧方式表演,他就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