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尖高耸,是因为有庞大坚实的底座。(栗子:美国的篮球、巴西的足球、中国的Dota) 而塔尖先天与底座有距离,这时候需要的,是中间的桥梁,是摆渡人。
一个易中天,让三国历史家喻户晓,靠的是通俗化,虽然有人说是庸俗化。
一个刘慈欣,让科幻影响扩大,靠的是普通人能看懂的故事,虽然有人说他文笔不好,有硬伤。 是的,他们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完善,不完美,但确实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原本陌生的事物,进而产生兴趣,甚至走上这条路。 他们也许不是塔尖的人物,但他们有自己的位置:摆渡人。
我听完了这场音乐会,居然产生了想去听一场真正的交响乐会的想法,一瞬间而已。
我只是个音乐盲,但也许,会有音乐天才因为这一瞬间,喜欢上交响乐,走上这条路。
无论何时,我都尊敬这些人,他们让门槛降低,让更多的人进来,这已经功德无量。
他们和塔尖的艺术家一样值得尊敬。大众的听觉审美很容易被引导,你不来引导,就有利欲熏心的商人来引导。等整个音乐大环境已经乌烟瘴气的时候,再来抱怨大众音乐审美不行,晚了 所以这个工作,你不做可以,但在别人迈出相当漂亮得一步时,请不要冷嘲热讽 在音乐素养普遍高很多的欧洲,有人把古典音乐改编成摇滚,有人在四重奏时加入娱乐性的表情动作,有老师在孩子们的小型传统弦乐演奏会上帮他们改编排演他们喜欢的流行乐,有音乐学院的学生把自己的低音提琴搬到广场上去给卖艺的乐队和声。
有些话我还是想加上,没人看也没关系,反正都是得罪人的话 我当然知道凤凰传奇的这场交响音乐会在专业水准上远称不上出类拔萃,我也知道有很多人一直都默默吐槽国内大众音乐审美能力低,OS“也就能听懂这个层次的东西,也就配听听这个水平的东西了”……对吧? 是的,国内大众的音乐审美确实挺低的,近几年更是向着劣质恶俗的方向滑去,市面儿上流行的很多歌曲简直不堪入耳 可大众审美的缺失,不是我们专业人员逃避甚至排斥和大众交流的借口,而是我们的责任 学院派只需要保证自己的专业水准,完成自己的演出任务就够了吗?
坏了的食材做不出美味的菜肴,本场音乐会的受欢迎恰巧证明了凤凰传奇中的很多音乐并不是某些人怒斥的“坏食材” 相反,人家的旋律性非~常~好~ (所以那些要求人家改《我的滑板鞋》的孩子们,别做梦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随便哪首流行歌都有不错的旋律性的~)
至于评价么……个人认为比如今交响乐团去花大力气排演很多学院派的十二音作品要有意义的多,我们的音乐不能因为偏重技术,而无视了美感。更不能因为沉浸在曲高和寡的冷艳氛围里,而抛弃了大众 要想促进交响乐的繁荣发展,你首先得把人领进门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