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典型的事例就可以说明这个吃货的科普问题,而且还带有各种包袱笑料,让我们来走进《西游记》 第八十五和第八十六回,看看这一次的妖怪们提到了几种吃唐僧的方法。却说长老一行人辞别了钦法国,就是下令要消灭和尚的灭法国,后来被唐大官,孙二官,猪三官和沙四官路过,一夜之间剃光了皇帝皇后和所有大臣头发的那个国家。正欢喜处,忽见一座高山阻路,那山真好山,细看色班班。顶上云飘荡,崖前树影寒。师徒们正行之时,只听得呼呼一阵风起,说不了,又见一阵雾起。行者道:"且莫忙,请师父下马,你兄弟二个在此保守,等我去看看是不是北京来的沙尘暴。好大圣,把腰一躬就到半空,用手搭在眉上,圆睁火眼,向下观之,果见那东三环悬岩边坐着一个妖精。又见那左右手下有三四十个小妖摆列,他在那里逼法的喷风嗳雾。行者暗笑道:若老孙使铁棒往下就打,这叫做捣蒜打,打便打死了,只是坏了老孙的名头。这猴子觉得自己是正面英雄,不像游戏里的刺客定位。他道:"我且回去,照顾猪八戒照顾,教他来先与这妖精见一仗。若是八戒有本事,打倒这妖,算他一功;若无手段,被这妖拿去,等我再去救他,才好出名。他想道,八戒有些躲懒,不肯出头,却只是有些口紧,好吃东西。等我哄他一哄,看他怎么说。即时落下云头,到三藏前。行者笑道:"前面不远,乃是一庄村。村上人家好善,蒸的白米干饭,白面馍馍斋僧哩。这些雾,想是那些人家蒸笼之气,也是积善之应。"要知道在古代,可没有现在的大规模生产,白米白面这种主要粮食,只有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年份才够你往饱里吃。好米好面熟透的天然清香,是回味甘甜的,过去的好大米蒸成的米饭,不用吃菜我也能下肚一碗,呃,我见过下肚三碗的。
众所周知,猴哥被招安去天庭当差是佛教安排去天庭捣乱的,玉帝将计就计借猴哥的手毁了蟠桃树。问的是唐僧肉,为什么要说蟠桃呢,因为唐僧(金蝉子)/蟠桃/人参果是天界三大美食,不但能美容养颜壮阳补肾,还能延年益寿,神仙当然不需要吃这些了吧,至少吴承恩笔下的绝大部分神仙不吃这三样就真的会挂掉,猴哥毁了蟠桃园,桃子还是有剩的,就是数量不充裕了。玉帝说,听话的神仙有桃吃,不听话的不给桃。其实光听话也没用,有编制的神仙勉强能分到桃,所以像那些小神仙和神仙们的宠物啊坐骑啊就去人间做妖怪吃人去了。玉帝这么做,明显给如来为首的佛教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做佛还是做狗,我佛如来想了想,金蝉,营养成份丰富,药用价值亦很高,,素有唐僧肉的美誉!特别是金蝉的皮,是一种中药,为满足市场需求,已开始用人工养殖的方法来获取。
妖精里法力高强的,变化成蚊虫偷偷去咬唐僧行不行呢,也不行,再单看具体涉及烹饪方式的蒸,是个效率十分低下的做法,它首先需要有盛水大锅和蒸笼,又因为蒸笼必须尺寸够大。这样的炊具携带上就特别不方便,怎么着也得抓到唐僧带回家里处理,给悟空找到妖精老窝一网打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蒸依靠水蒸气温度加热食材,这点上效率又是低下的,在唐僧蒸桑拿的时间里,悟空又能动出歪脑筋了。既然吃唐僧肉这味神药如此麻烦,条件如此苛刻,也就使得少数有条件的高富帅不走寻常路:比如有人提到镇元大仙是选择油炸,原因很简单,他家后院有人参果树啊!对他而言唐僧肉就仅仅是高级食材了,失效无所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