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对舞蹈没有特殊的热爱。但杨丽萍的舞蹈震慑过我。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美,那样充满灵性,力量,能上通神灵的美。包括我的父亲母亲,他们从来不会为任何一个舞蹈节目停下他们的遥控器,但他们看到杨丽萍的舞蹈时,也不能不惊叹,太美!中国古典舞多多少少也看过一点,每年的舞蹈大赛,但再也没有过感受过看《月亮》时的震撼。啊,对了,聋哑人那个千手观音也很美,但那是几十个人的变幻努力创造出来的,而那种力量杨丽萍一个人就做到了。
杨丽萍的舞蹈看似简单,一个专业舞蹈院校出身的可以在半小时把《雀之灵》的动作全都学下来,但是跳出来的味道,是完全不对的。为什么?因为舞蹈根本不是动作。舞蹈好比一门语言,动作都是字词,但是能否用这些字词准确表达出含义,这个能耐,只有杨丽萍本人做得到。从外在到内心,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我跳了十年《雀之灵》,现在才刚刚觉得自己跳出点味道来。
我觉得她是美的化身,有自然的烟火气息,也有超凡脱俗的仙气儿。就像云南的鲜花,给闹市的人们慰藉,又保持着自己的美。她的美,不是外表就能包含的那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那种。她不开心也会发脾气,高兴了也和普通人一样笑,但骨子里有些东西有灵气。有人说她收钱,可那又怎样?神仙还有人供奉香火呢。
杨丽萍的民族本身就是需要一种灵性,学民族,老师会让你深入少数民族去研究他们的舞蹈的灵魂,去体会他们的风土人情,这样你才能跳好那个民族的舞种。所以杨丽萍作为一个民族人,她在一种原生态的环境中使自己的民族舞蹈得到一种升华,这是科班的民族人靠训练学不到的。
杨丽萍“孔雀公主”这个标签就被钉死了、烙实了,以至于没看过她后来作品的观众都逃不出心里“孔雀公主”这一标签带来的影响,自然而然地认为“孔雀公主”编出来的作品肯定是孔雀咯!这是说明《雀之灵》是一座无法超越的丰碑,不知道阴阳师的雀之灵是不是也源于这里。
她是一位极具舞蹈天赋,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小酷爱舞蹈的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她凭借着天赋,1971年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她还具备对这个领域不断开发学习的劲头,对自己爱好付出一生!总而言之,坚持不懈,不忘初心,方能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