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音乐会上看钢琴家坐下后,都会调一下自己的凳子,等确认好坐的位置适合控制键盘,才开始弹奏。这说明,动手弹琴之前,先要坐好。
那如何才是正确的弹奏姿势呢?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弹琴的姿势要在自然和放松的基础上取得座位,有些著名的钢琴家,都有他个人独特的座位,在这我们先不讨论此话题,我先介绍一些基本的座位要点:1.不要坐满琴凳,只坐一半,因为坐一半会方便身体前后左右活动。2.琴凳不要有厚软坐垫,因为这样会影响臀部支撑身体的活动能力。3.琴凳不要太高或太低,也不要离琴太远或太近。要根据个人身体及高矮不同去调整。4.腰部、胸部挺直,颈部自然放松,头向前望。其实正确的坐姿,一般情况不仅是外形的问题,它还能反映出弹奏者的心理状态是否稳定.
说完正确姿势后再介绍下如何令初学者更容易掌握“正确”的弹奏手型。在钢琴的教学上,一般认为“正确”手形是手掌与手指呈半弯曲状态,就像手心里握着鸡蛋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为了保持这样的手形,会把手掌和手指很紧张的抠着,看着好像外形是半弯曲的,但是,由于不放松,整个手臂、肩膀、手肘、手腕都不能松弛地把力量送到指尖,手指也因为手掌肌肉紧张而不能独立地灵活弹奏。要解决此问题,家长可以先让孩子站立,然后自然的让手垂下,再把这样的手形放在钢琴上,这样反复的去练习,就可以让孩子充分感觉和掌握这种放松后的手形。教学期间我还发现很多转过来学的孩子手指会站不住,指尖凹陷,也就是“折指”。这样弹奏是无法把力量传送到指尖的,弹出来的声音也不清澈。其实导致折指是因为抬高手指的时候,手指和键盘之间不够垂直,弹的时候手指在空中往身体方向抬高后下键,加上手腕不够放松,手指触键后还加力下压。所以在初学的时候我建议最好先学断奏,学好断奏孩子知道如何把力量送到指尖后才开始学习连奏。
一、臀部不要坐满整个琴凳。
如果琴凳坐得太满,由于受力点的面积太大,就会导致身体重心位于屁股上,使得双脚放空失去支撑,发力没有了根基,也不利于身体灵活移动。
二、琴凳高低要调整好。
如果椅子过高,就会导致手指触键时用力不均;而椅子过低,就会使力量滞留在手臂,而手指不便于独立用力,这样弹出的每一个音都生硬。此外,拇指在这种情况下运动时,特别是在穿过其他手指时,也会变得不易。所以琴凳高度要事先调好。
判断琴凳高低是否合理,可以通过双手放在琴键上,前臂是否与琴键平行来断定。
三、琴凳与钢琴的远近距离要把握好。
如果座位离钢琴太近,就会影响我们双手的活动范围,而我们的身体,也会因为太靠前而受到两边手臂的限制;如果坐得太远,手臂伸太直,就会造成手臂和肩膀肌 肉的紧张,不仅无法将力量传输到手指,还会阻碍手指的用力,只有远近合适的时候,我们将来在弹奏一些远距离大跳的动作时,才能够有准确性。通常判断琴凳的 远近是否正常,我们可以将双手放在琴键上,看看手臂与键盘是否成直角来断定。
首先,屁股不要坐满整个琴凳,即坐三分之一,留三分之二,以避免身体重心位于屁股上,导致双脚放空,无法用力。其次,保持双脚与肩同宽,右腿放前,以方便 在弹奏中踩踏板,左腿踮脚放后(如果有踩弱音踏板,那么左腿放在弱音踏板前)以支撑全身重心,不要踮脚尖也不要过分紧张地向内收缩,而是保持正常状态的放 置。肩、背放松,上身略向前倾30度,让身体的重心可以全部放在左脚,之后双手保持与肩同宽,以便在键盘上找到一个比较舒适的宽度位置,手臂力量自然下 放,双肘不要夹紧肋骨,也不要过分外扩增加腕关节的压力,刚开始一切都以舒适为本。以这样的姿势弹琴,不仅便于双手作出力度、色彩、技巧等的变化,还可以 避免因手脚过度弯曲而产生的关节摩擦疲劳。
认真执行“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是孩子未来威功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