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上映于1982年,以仅仅160万(原本是200万预算,结果花了40万后换了个导演,又重新开始拍)港币的成本,收获了整整1.6亿元人民币的票房神话。如果把80年代的1.6亿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按80年代一个工人的工资大概在20元一月,一套100平的房子大概3000元来算,加上通货膨胀,以前的1元约等于现在的100元,那当时的1.6亿票房就等于160亿票房,再换成美元,大概就是22亿左右的票房。在全球影史,大概能排到第三名的位置了。
《少林寺》算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式的电影,不仅捧红了功夫巨星李连杰,还让功夫电影和实景拍摄成为未来几十年内的风潮。而《少林寺》创下的高票房,更是至今绝大部分电影都达不到的高度。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再来欣赏这部电影时,并不会觉得他有多出众,那么为什么当时的《少林寺》可以创造这样一个观影奇迹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百废待兴,一切发展都还刚刚起步,电影事业在内地市场,不说一片空白,但的确是没有什么太出彩的影片。而当时民众的娱乐方式也相当单一,除了上班,种地,上学,好像也没有别的可以消遣的事情。而看电影,都是城里人的奢侈举动,普通人真是看不起。
这个时候《少林寺》横空出世,剧情简单刺激,有着非常浓厚的中国功夫元素,还有着大家一直很感兴趣,觉得神秘的少林寺元素,实在是太吸引眼球了。所以电影一经播出,就立马引起了观影热潮。城里的人一遍一遍地去看,有的人看了几十遍,还觉得根本看不厌。村里的人也想看,于是就有放映队天天扛着放映机,在乡下的坝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放给大家看。当时谁要是说自己没看过《少林寺》,一准会被人嘲笑,因为它实在是太受欢迎了。
其实当时的《少林寺》门票并不是只有1毛钱,在有的地方,也卖到3毛,只是这种票价特别少,所以大家都以为它就是只卖1毛钱。而且《少林寺》的播出时间特别长,别的电影一般就是一个月到三个月,可因为它太受欢迎,好像永远都有人想看,所以其上映时间不断被延后,整整在电影院里排了九个月的档期,才慢慢被撤档。比现在的《战狼》还吓人。而其在内地收获了1.4亿多的票房,在香港也收获了1600多万的票房,其总票房高达1.6亿。这在当时那个工资才十多二十块的年代,实在是太吓人了。
从票房上来看,当时的1.6亿票房,约等于现在的160亿人民币,换算成美元约等于22亿。而目前全球票房排名第一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2019)》的总票房是27.98亿美元,排名第二的《阿凡达(2009)》,拥有27.9亿美元的票房,排名第三的是《泰坦尼克号(1997)》有21.87亿美元。所以,如果放到现在,《少林寺》能在全球排名第三名,挤掉原本的《泰坦尼克号》。
可是如果按观影人数来算,1.6亿的票房,1毛钱的票价,就需要16亿人次的观看量。而现在的一张电影票均价30元,这样的观看量达到的票房就是480亿。换成美元,大约是60亿美元。这个票房,已经完全可以吊打第一名的《复仇者联盟》了。而且这些数据,还是没有算上农村公映免费的数据,还有在日本的40亿日元的票房以及在韩国的51亿韩元的票房,这么一来,《少林寺》所达到的票房高度,真的已经让人不敢想象了。
当然,这样的换算并不精准,时代和条件也不同,或许把《少林寺》放在现在播出,他也可能完全不会有当初的成绩了。所以这种东西没有可比性,大家看个热闹就行了。
0.1元的票房拿1.6个亿,也就是说有16亿的观看人数,以现在一张电影票平均价格30元算,票房就是480亿,这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2019年的中国电影票房冠军基本就是战狼2了,战狼2的票房为56.8亿,跟少林寺还差的太远了。
如果放眼全世界的话,有详细数据统计的电影是《阿凡达》,2009年上映的《阿凡达》全球票房27.88亿美元,我们就随便给这个数折一下人民币,算它200亿人民币吧,那也没有超过《少林寺》的一半。
所以,如果换成现在的票房的话,《少林寺》应该是无人超越的存在了。但是这里面其实有两个问题。
观影人次是怎么被计算出来的?
有统计数据的有:
《少林寺》在广东上映半年,观众2756万人次。
《少林寺》在北京上映场次8845场,观众871万人次。
《少林寺》在香港上晨风610场,观众140万人次。
《少林寺》在成都上映1278场,观众达160万人次。
·······。
想凑够题目中的1.6亿票房,就需要16亿的观影人次,只统计城镇票房的话,绝对达不到这个人数,岂码国内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少林寺》虽然作为进口片,因为实在太火了,所以它依然出现在农村放映队的放映名单里。这部分观影收入和场次以及观影人数是无法被具体统计出来的。
我个人观点是,在80年代那个有点特殊的时期,电影可供选择的实在不多,上映周期长达九个月,缺少竞争队手,所以16亿的观影人次还是有可能达到的。
但即便达到了观影人数,票房也仍然是问题,因为在农村打谷场上自带小板凳看电影,是不需要买房的,他们贡献了观影人数,但却不能贡献票房。
所以1.6亿仍然存疑。
张国立曾经在某庆典现场替《少林寺》算了一笔账:
当年1毛钱1张的门票,卖出了1个亿的票房,如果换算成现在20元一张门票来统计,这部电影票房将高达200亿。
张国立说这段话的时候是2011年,那一年中国电影票房总和才刚过百亿。
结论就是:
去掉存疑的,去掉无法统计的,大方一点,四舍五入之后,《少林寺》依然是全球翘楚,这一点毋庸置疑。
同时,我们也需要理智一点看待这件事,特殊的历史时期是造就《少林寺》辉煌的最重要的原因。
少林寺是由李连杰出演的电影,在当时的票房取得了很高的成绩,达到了1.6亿。少林寺也是中国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了,少林寺上映的时间是1982年,那时候的中国人民很多都还处于一顿饥一顿饱的状态,可想而知如果实在现在票房该有多高啊。
如果换成现在,少林寺的票房排名都能够排进全球影史的前十名了。当时的票房达到了1.6亿,观影人次至少也达到了十亿,换成现在的一张电影票四十元,观影人次十亿,那么票房就是400个亿,这还是往少了的算,如今的电影票一般都在四十到五十之间,所以这样算下来的话票房至少应该在400到500亿之间,按照现在的汇率来算就是大概在6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阿凡达。
阿凡达是在2009年上映的,那时候因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十年前的27.56亿美元换成现在能换成多少美元我们不得而知了,但是换算下来,阿凡达和少林寺应该在伯仲之间。以现在的汇率来算,少林寺的票房应该达到23.5亿美元,只比阿凡达低,比泰坦尼克号都还要高出许多,排在了全球影史第二的位置,这样的成绩实在是让国人们不敢相信。
而且少林寺开创了真功夫武打,不仅让中国功夫在世界流传更广,更捧红了嵩山少林寺这一河南标志性文化产业,这里面的价值是我们无法估量的。
当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部好看的电影造成的轰动绝不是现在人能理解的,当时排队买电影票的人两列可以拍到五十米长,黄牛票可以卖到八毛到一元一张,每天电影院外都是人山人海,我自己进电影院看少林寺绝不低于十次。这种辉煌估计再也不会出现了,十六亿的观影数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放现在至少五百亿,少林寺的票房神话被称作史上第一估计也不为过,全球如今没有任何电影能媲美,估计以后也很难。
看你怎么算,按照那年的1.6亿换算成现在,不低于200亿。如果说事换成现在来上映,不会超过5亿。但是当年真的有1.6亿么,那需要16亿人次才能达到,当年中国大概8亿人口,出去老少偏穷地区,算个4亿吧,然后,老人小孩什么的再去掉,就算观众3亿,需要没人去5.2场次。这个1.6亿几乎是不可能的。
时代造就而已,娱乐匮乏得年代,对比一下当年它在香港的票房我感觉还差不多,如果他能吹,别的电影也能吹了,别的电影只是没引进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