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香港电影,你会想到什么呢?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成龙的动作滑稽?古惑仔的打打杀杀?还是林正英的僵尸片呢?
想必大家对香港的印象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香港的武侠电影。功夫巨星李小龙、徐克老怪、成龙、李连杰,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香港武侠电影是如何崛起和走向辉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番。
金庸小说和香港武侠电影的崛起
因为战火,大陆武侠电影被查禁。于是一大批电影人纷纷南下,到香港重起炉灶。就这样,香港武侠电影崛起了。
《黄飞鸿》系列题材至今经久不衰
就在这段时期,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兴起,席卷香港和东南亚,达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的地步。各种风格的武侠小说,为武侠电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特别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等,至今还在被不断翻拍,长盛不衰。
李小龙横空出世和香港武侠电影的繁荣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李小龙
1971年,从好莱坞归来的传奇人物李小龙和嘉禾公司签约,以每部电影一万美金的片酬为条件,答应拍摄两部电影。就在那年秋天,10月3日,李小龙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上映,立刻造成空前轰动。
成龙、李连杰和香港武侠电影的全盛
正当香港武侠电影因李小龙突然离世而陷入“恐慌”之际,曾经在《精武门》中被李小龙一拳打死的小龙套,经过一次次尝试和否定,独创了功夫喜剧一派,成为了新时代的接班人。他就是成龙大哥。
进入八十年代,大陆改革开放,中国大陆武侠电影崛起的同时,香港却出现了短暂萎缩的局面。
不过很快,在香港,徐克又接掌了大旗。他导演的《倩女幽魂》在1987年上映,之后的续集《人间道》、《道道道》又将古装神怪武侠电影引向了又一个高峰。
后武侠时代,大陆和香港合作又生产不少佳片,如《卧虎藏龙》、《叶问》、《一代宗师》、《绣春刀》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我觉得,是因为他们定义了什么才是武侠吧。
我心中的武侠,就是夕阳西下,竹笛声起,一缕青丝,两影相依。
大陆的武侠,太呱噪,香港电影小,但是却让每个镜头都很悠长。
我在武侠剧中,期待的不是刀光剑影,而是身不由己的江湖恩怨和儿女情长。
香港武侠电影的崛起不是偶然,这个和香港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武侠电影作为香港电影非常重要的一支分流,它对电影界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香港的武侠元素首先就起源于漫画和小说,香港的武侠小说是出了名的,而且在受到日本漫画的影响之后,经过本土化之后,开始出现武侠漫画,像马荣成的《风云》、黄玉郎改编知名武侠作者的金庸先生的作品而绘制的漫画,武侠在香港可谓是刮起一阵旋风,特别是金庸先生的小说作品在香港特别受欢迎。
而在80、90年代的时候,香港的电影正处于繁华阶段,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改编于武侠题材的电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香港武侠电影。武侠是中国的特有元素,它是融合了中国的古典元素撰写而成,它的繁荣不仅要有时代的造就,还要有内容的填充,香港在那个时候刚好满足所有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