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霸王别姬》,程蝶衣的风华绝代,程蝶衣的千娇百媚,程蝶衣的"不疯魔,不成活"……——作为一个电影控,我时常在看完某部电影后,在对某个人物形象感触至深的时候会想"这个角色还可以由谁来演"或者"这个角色由谁来演会是另外哪种味道"甚至"这个角色由谁来演可能更好"。然而对于程蝶衣,我想了又想,答案是,无解。
2.《东邪西毒》,王家卫的作品里,人物的形象往往更加复杂——我这句话并不是说其他作品里的其他形象不复杂,诚然人本来就是相当复杂的东西,何况要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之内诠释一个人。我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对白不算多,意境感比较强,况且又改编经典,而且还是王家卫的文艺片里的线索人物,对心理外化的表现力和镜头感、渲染力度的要求难以言述的难。可是张国荣对于欧阳锋的演绎,给我的感觉却是,游刃有余。仿佛他天生是为这个角色而生的——可是已经看过其他作品,的确非也,于是赞叹,于是惊叹。
3.《枪王》,这绝对可以称作演技爆棚的一部作品,Rick身上始终散发出来的孤独的味道,前期的阴郁、疏离,中期的躁动、挣扎,后期的爆发、魔化,无论是张国荣的微表情微动作还是语言语调,都似乎能让人捕捉到很多情绪又好像只是窺到一丝端倪。很深很深的内心戏,含蓄却恰到好处的真实的表达,造就了这部我最喜欢的张国荣的作品之一。
4.《胭脂扣》,其实可以算是梅艳芳个人的主场show,张国荣作为理论意义上的男主只算是起到了绿叶衬红花的作用。这部电影看的时间较早,如今想想,如花当年的明媚洒脱,之后的柔弱忧伤,依然可以清晰浮现于眼前。而张国荣在此部电影中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不外乎楼梯上初见如花时的略带惊艳的眼神及随后席间望向如花脸上的玩味戏谑;之后“干煎石斑”,躺在客房里的慵懒无谓;为如花拜师学戏,不够坚定而又带些不忍无奈;如花说出殉情决定时的楞神踌躇等等几个场景了。
5.《白发魔女传》,张国荣林青霞版的此片虽然在梁羽生原作的基础上改动不少,弱化了时代风云而强化了情感纠葛,但整体来看也绝对可以算是该书电影版中的翘楚了。无论是在人物造型上的把握,情节上的构思,色彩灯光上的配合,音效的辅助,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张国荣所饰演的男主卓一航(少年时代的卓一航由唐宁姐姐饰演,一双水灵灵的无辜大眼睛让我至今想起来还是满心柔软,星星乱冒,口水横流),一派风流倜傥,洒脱不羁,又心地善良,浑身正气。从初次出场的微微上挑的嘴角,到最后望着练霓裳决然离去时追悔莫及的沉痛眼神,都是自然而然,一气呵成,其演技堪称完美——至少也是无限接近于完美。
6.《阿飞正传》,男主旭仔身上的性格缺陷,是一出生即被生母抛弃留下的终生阴影。于是张国荣所饰演的男主这种深深的不安定感(无根感),伴随他的一举一动在表现。剧中的张曼玉和刘嘉玲,可谓白玫瑰和红玫瑰之爱,旭仔都得到了,可是都不会也不能珍惜,勾搭之时不羁放荡,失去之时的仿若无谓。搭讪时眼里涌动的情意,时时不忘的整理头发,张曼玉索要承诺时似乎漫不经心的否认和拒绝,却又在其伤心离去时从窗帘缝隙里张望;而对于刘嘉玲,则一直是若即若离,淡漠地不与联系,淡漠地一旁抽烟,淡漠地让其在楼下等,不甚主动不甚热烈,却也令其一往情深无法自拔。始终是理智的自持的疏离的张国荣即使是与养母作对也几乎没有失态,只在争吵时眼里交织着决绝的狠意和绝望的恨意以及爱与恨之间的挣扎。电影尾声在火车上将死的时候,眼神里一点点放弃一切的颓废一点点对于人生的无奈一点点解脱前的洒脱,记得的那一分钟却不忘嘱咐刘德华对张曼玉隐瞒。不由得叹一句王家卫的电影场面不大但细节很多,需要演员的动作神态在自然真实生活化的状态下展现人物的内心更是不易,很难说张国荣成就了王家卫,还是王家卫成就了张国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张国荣演共产党。 众多答案里大家印象最深的都是他的霸王别姬之类的经典影片。但是真正让我迷上张国荣的却是他出演共产党。 影片的名字我已经不记清了,大概叫“红色恋人”之类的?当时看了宣传片就很吃惊,有一段导演的访谈。导演让人推荐一个演员,要英文好,符合角色特点。当别人给他推荐张国荣的时候,他还很吃惊,印象中的张不就是个小白脸吗?是的,我当时也是同样的吃惊,那时候受表哥的影响听过他的一些歌,对他的影片并不熟悉。年轻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让程蝶衣去演一个有着远大报复又运筹帷幄的革命者,不会怪怪的吗? 当我看了影片后,真的服了。张国荣留着小胡子,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儒将的气质。有着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又有着刚毅的精神。你会觉得他就是这个革命者。刚刚去网上搜了几张剧照。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部电影。看完这部影片不久又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他演的一部港剧,扮演一个从法国回来的有点艺术气质的小痞子(也是不记得电影的名字了,汗!)。 把他不同类型的影片放在一起看会觉得各个角色跨度太大,这个人戏路太广。不管是忧郁,洒脱,幽默,儒雅……似乎每一个角色都是本色出演。这样的演员恐怕只能用伟大来形容了吧。 ]看完这部影片不久又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他演的一部港剧,扮演一个从法国回来的有点艺术气质的小痞子(也是不记得电影的名字了,汗!)。 把他不同类型的影片放在一起看会觉得各个角色跨度太大,这个人戏路太广。不管是忧郁,洒脱,幽默,儒雅……似乎每一个角色都是本色出演。这样的演员恐怕只能用伟大来形容了吧。
已经不像在演而像个艺术家了……
我大学学的电影 ,说实在的,现在的电影好的少,好演员也很少。我看电影重感觉,喜欢看演员的眼睛和肢体动作(我想大多人也是……)大一第一次接触张国荣的电影,看的是《霸王别姬》。那时候的感觉是被震慑了,但体会不深,过了几年再看,就再也忘不了了,心绞着痛,其他演员演得都不赖,但张国荣总有种气质是从他们之间超脱出来的。后来看了张国荣其他的作品这种感觉也很深,于是彻底沦陷。体味一个演员,最重要的是自己也要有一定的阅历和积淀,不能光听别人的。而且一个有好作品的好演员,即使不在世了,也依旧有让人记住的魅力。
张国荣的程蝶衣那不是一个光有敬业和演技就行的。十二少的楼梯回眸,步步风流,连抽大烟都能抽得迷倒众生。宁采臣的清澈眼神,何宝荣的无赖依恋,阿占的世纪之舞,东成西就的那一段双飞燕,太多了,一个超越演技的纯在。
原来看一个演员演的好不好看演的像不像,一个特写,一个慢镜头,一个夸大的动作或表情觉得就是演的到位。后来慢慢体会出,真正的好是不动声色,是真正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那就是生活,而张国荣做到了。
人生不易,戏如人生,他的演技没得说,只是希望他更快乐、坚强,高尚的情怀不要被世俗偏见和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