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城的《最佳拍档》系列和嘉禾的《五福星》系列,可以说是雄霸整个80年代的卖座片,两家公司之间的抗衡也是非常激烈,渐渐形成了你方唱罢我登场,交替争夺票房冠军位置的激烈竞争格局。
而曾志伟,也是其中唯一一个可以“左右逢源”的人,他既是新艺城《最佳拍档》一二集的导演,又是“五福星”演员阵容的主力之一,那么他又是如何做到可以横跨两个对手之间,而又没有招来“叛徒”骂声的呢?
这个有必要从新艺城内部的股权分配说起。
表面上看,新艺城虽标榜着“七人奋斗小组”,但实际上拥有股权的,除了幕后老板“金公主”之外,只有创始人麦嘉、黄百鸣和石天三人。其中麦嘉占股最多,达到49%,其次是石天的19%和黄百鸣的9%。
这就意味着曾志伟,徐克,施南生和泰迪罗宾都只是新艺城的“打工仔”,有时候打工仔是很不稳定的,就像如今的很多年轻人不安心老老实实地待在同一家公司等待晋升,只要其他公司开出的报酬更为丰厚,就会离职跳槽是同一个道理。
1983年,在好友洪金宝开出高薪条件的诱惑下,曾志伟终从新艺城离开转投嘉禾。
那转投嘉禾后的曾志伟,又为何会出现在1985年由新艺城出品的《横财三千万》里呢?这就要来说一说麦嘉和曾志伟的私交了。
在新艺城里,数麦嘉和石天与曾志伟的私情最好,而麦嘉又与曾志伟的关系更为密切,当年曾志伟在嘉禾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可以说是麦嘉帮他改善了经济状况——不仅邀请他加入新艺城,还给了他做编剧,做导演的机会,《最佳拍档》第一、二集让曾志伟拿到了不少分红,生活状况一下子改观不说,还在香港影坛一举成名,身价大涨,为他后来再度重回嘉禾铺了路。而曾志伟也一直对麦嘉颇为感恩。
说到这里,话就有些扯远了。
其实曾志伟在处理新艺城和嘉禾的问题上,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左右逢源”,他是先呆在新艺城,后来才去的嘉禾,他执导《最佳拍档2》是83年年初之事,开始正式参与《五福星》是85年的事,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时间上的冲突。而曾志伟参与《横财三千万》也是出于和麦嘉的私人交情,并不是再度回到了新艺城。所以这也容易给人造成他同时在替两方效力的假
黄百鸣的表哥是14k大佬,另一个背后是和胜和,曾的背后是他老爸,还有和他老爸一起跑去台湾那班人,代表旧英时代势力
因为当时的曾志伟很牛逼,资源背景实力都很大
这就是做人圆滑的表现,遇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麦嘉和洪金宝关系特别好
在香港电影的市场上,嘉禾把邵市都打倒了,新艺城也敢挑战嘉禾,黄百鸣胆子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