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爱邪神“洛基”自从汤姆·希德勒斯顿接手漫威大作《雷神》和《复仇者联盟》当中的邪神洛基一角之后,这个世界就变了。无数的文艺女青年——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爱上了这位千年老二——并信誓旦旦地以“谁年轻时没爱过几个人渣”的理由昭告众生,似乎如得希德勒斯顿一抱/一吻,即可得天下。不可否认的是,希德勒斯顿出演的洛基是今近年超级英雄电影当中最复杂也是最动人的,正如希德勒斯顿本人所说,他捞到了“最值当的一个角色”。如果单单只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这个无论电影还是现实,中文译名的字数和“胞弟”惊人一致的雷神托尔扮演者在银幕上挥舞着那把“只有矮人才配使用的铁匠锤”,无论雷神系列还是复仇者联盟系列,都会苍白无比。我相信很多人看过电影之后,仍以单纯的善恶观念评价邪神洛基,在“高大上”的奥丁和托尔面前,洛基自私、残暴、短视而且不择手段,他在齐塔瑞大军入侵纽约曼哈顿特区一战(见《复仇者联盟》)当中不过杀死了区区几百人(场面上),这还没有绿巨人一场破坏弄死的人多。而他的伟大抱负,对阿斯卡仙宫王座的觊觎,其实代表了一种不同的生存理念。这一点,在《雷神2》当中得到了托尔的亲口证实——托尔对“父王奥丁”说过,论统治之道,他不如洛基,这是心里话。事实上,他习惯了单打独斗,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扭转乾坤之后应该怎样?他不管,也不知道如何去管。如同年轻时的雷神崇尚武力一般,洛基对于统治和王权有着不可名状的嗜好。奥丁和托尔都先后指责过他的野心会带来毁灭与灾难,但他依然故我,更有甚者,在大闹斯图加特名流聚会时,洛基轻描淡写地说“你们的下跪,只不过是习惯了被人统治而已”。希德勒斯顿,这位先后毕业于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和皇家戏剧艺术学院的英国小生,用独特的肢体语言和轻慢的笑容,以及无以伦比的气质演绎了一位剑走偏锋的神祗、一位失意的王位继承人。而这也是邪神洛基的魅力所在。很显然,古往今来中国和外国宫廷斗争当中无数造反不成的皇室成员,结局大抵和洛基雷同。讽刺的是,大原则下,最终黄袍加身的真命天子都是被流放的那一个;影片中,托尔因自大被逐,洛基因篡权被逐(均出自《雷神一》),最终托尔没要王冠,洛基却在颠覆性的灾难之后成功上位(出自《雷神二》):这其实是罗宾汉在这部北欧神话衍生的电影当中的变体。
雷神2 的影片质量相比其第一部,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换了个导演--------阿兰泰勒,也就是冰与火之歌的导演,片中从开头的奥丁的乌鸦飞过和索尔征服九大国度的战争、神域的小船火葬等,这些都是冰与火之歌出现的桥段,而影片的整体风格也部分向其靠拢,回归中世界野蛮人一般的打斗场面,恢弘的大场景,胜利之后的大狂欢酒会(以为会有什么喜闻乐见的场景出现呢,混蛋!!!)特效的应用等等值得一提的还有最后的大战,空间扭曲、穿梭之间的战斗,玩游戏的朋友应该可以看出不少传送门的痕迹,至于片中的笑点,也秉承了漫威影片的一贯风格,这部分只能算是及格吧。还有洛基的演技真是甩索尔8条街(为什么是8,而不是7.6.5呢?没有为什么,我乐意)总体来说这片子,是一部水准之上的片,进影院必然能值回票价,当然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这就不做多说,因为毕竟是一部超级英雄式爆米花爽快的IMAX3D电影,不能在细节上要求太多,看个高兴,看个爽快就是它存在的意义,没必要去纠结其中的漏洞,BUG,和不合常理的地方。P.S 不过没彩蛋,的却是有点可惜






